題目

中國戲曲藝術

0519ph041
0519ph041

唱、唸、做、打是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項基本功。戲曲的唱,不是穿插在戲裡的獨立的聲樂表演,而是為了塑造人物性格。因此,劇碼中的唱段是根據劇情和人物情感的發展需要來安排的。在戲曲的表演中,有時候要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這種高難度的動作常被人們叫做「絕活」,需要專門的訓練才能掌握。戲曲的表演特技,不少是從雜技及民間的武術演變而來。借助於化妝的特技有「變臉」。變臉在很多劇種中都有,但以川劇最為著名,它有很多種變法,如吹粉,演員用吹起來的某種色粉來改變臉色。如扯臉,演員先將已畫好的面具裝在頭頂上,變的時候一個一個的扯下來。變臉的動作需要快速敏捷,不留任何痕跡,這種特技非常適合於表現劇中人情緒的突然變化。舞台上常用的特技還有「噴火」。在某一特定的劇情中,為了製造氣氛,演員的口中會連續噴出大團的火焰,以此增加神話色彩。

 

戲曲創作經歷了宋元時期的南戲、元代的雜劇、明代的傳奇、清地方戲的繁榮時期,舞台上上演過數以萬計的劇碼。傳統戲曲的題材範圍極其廣泛,它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表現男女婚姻的愛情題材,有歌頌忠臣烈士的歷史題材,有揭露社會黑暗的公案題材,有宣傳孝子賢婦的倫理題材,有上天入地的神話題材等。同類的題材又有不同的故事內容,它們反映着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現狀和老百姓的思想情感、生活境遇。

 

早在中國遠古時代,戲曲的種子已經在歌舞中孕育了,進入階級社會後,這種歌舞藝術的傳統依然存留在廣大的農村中。至漢代,民間出現了帶有故事性的歌舞表演。隋唐時期,帶有喜劇性質的歌舞戲、參軍戲相繼問世,它們已具備戲曲的雛型。在宋代,較突出的是南戲的出現,南戲是在浙江永嘉一帶民間歌舞小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宋雜劇和其他民間伎藝而形成的。南戲的名稱是相對於北方的雜劇而得名,它標誌着中國戲曲達至成熟階段。南戲的名作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等。時至元代,元雜劇正式登上歷史舞台。元雜劇以宋金雜劇為基礎,並吸收宋金以來的音樂、說唱、舞蹈等藝術而形成。它以中國北方流行的曲調來演唱,所以又稱做「北曲雜劇」。元雜劇有很多著名作家,如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白樸等,他們的作品《竇娥冤》、《西廂記》、《漢宮秋》、《牆頭馬上》是元雜劇的經典之作。明代以後,南戲在南方各地的演出,與當地的民間藝術相結合,繁衍出眾多的聲腔劇種。它們的演出以及演出的劇本被稱做明清傳奇,其中以崑山腔、弋陽腔影響最大,藝術成就最高。明清傳奇的傳世名作有湯顯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以及《浣紗記》、《寶劍記》、《鳴鳳記》等。清代康熙初年至道光末年,是各種地方戲普遍興起和蓬勃發展的時期,戲曲藝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認為藝術重在表現人們的內心情感。因而,中國戲曲在舞台語言、舞台動作以及舞台調度等方面,與西方的寫實話劇迥然不同,呈現出寫意的特徵。「寫意」是中國藝術的核心,也正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