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為甚麼石窟是社會的「活化石」?

0508ph010
浙江杭州飛來峰藏傳佛教金剛手菩薩像浮雕
0508ph010

石窟是宗教藝術的一種形式,但它所涉及的範圍又大大超出了宗教與藝術,能夠從不同角度反映出歷史現實與社會變遷。這是因為在雕塑或彩繪的畫面中,透露出當時真實的生活場景,藝術家們在表現宗教所宣揚的佛國天堂或渾噩地獄時,必然將他們對現實社會、人情世故的認識糅合到畫面形象之中。與此同時,發願鑿窟造像的功德主並不單純追求往生淨土,他們也有着各種各樣的世俗利益與需求。凡此種種,都被石窟真實而完整地保存下來,點點滴滴加載史冊中。

 

佛教廣博高深,出於對佛學義理和修行方式的不同理解,便出現了林立的宗派。這其中偏重坐禪、觀想的宗派,與石窟寺的關係更密切一些。早期強調坐窟觀禪,窟內雕飾相關的彌勒菩薩、三世佛與千佛等題材。至淨土思想普及,淨土經變雕繪驟然流行。唐貞觀十六年,莫高窟220窟左右兩壁,分別雕繪有表現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與藥師佛的東方淨土琉璃世界,畫中滿目曼妙、清淨和歡樂,彌勒天國亦到處可見。另外,諸如法華、華嚴、禪宗乃至密宗與藏傳佛教,也無不借用石窟寺表達各自的思想。

0508ph012
莫高窟觀無量壽經變
0508ph012

佛教東傳中國的過程中,必須照顧到本地固有的傳統思想和習俗,才能為民眾所接受。反映在石窟藝術上,工匠們要依據當地、當時的審美標準來呈現,信徒們才會喜聞樂見。因此,石窟便記載了佛教中國化的歷程。一個明顯的標誌是人物形象的改變。印度的佛陀體軀堅實,鼻高而挺直,菩薩與天人往往袒裸上身。而在中國石窟中,他們都脫離了「胡貌」,更接近中國人的體貌特徵,佛陀甚至披上了中國士人穿着的褒衣博帶。同時,石窟寺的構造細節也愈來愈吸收了中國木構建築的特點,例如「人字披」以及樑椽、斗拱結構等。

 

石窟不但反映了世俗面貌的變化,也刻印了不同時代社會的思想變遷。中國石窟寺肇始的西晉末年十六國、南北朝時代,由於戰禍連年、災殃四起,人們朝不保夕。那時籠罩在世人心頭的是末法思想(釋迦牟尼入滅、佛法滅亡),是生於末世的悲哀悵惘。此時石窟寺中也瀰漫着慘淡的意味,更為追憶釋迦前生堅忍犧牲的偉大事跡,安撫苦難中的民眾。相對來說,唐代卻是振奮而繁榮的,金戈鐵馬的雄風、太平盛世的驕傲,人們的思想也為之一變,他們不再沉湎於釋迦涅盤的苦痛,眼前升騰着光明的未來。這時的石窟,再沒有流血犧牲,再沒有慘痛呼號,有的只是彼岸淨土世界的無限美好。

0508ph011
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內的天象圖壁畫
0508ph011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0月2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