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不同朝代的貨幣政策

0901ph012
北宋長卷《清明上河圖》中,道上車水馬龍,行人不絕。紙幣的流行,更助商貿交往。
0901ph012

秦漢——定錢幣形制

秦漢時期,黃金、錢幣是最主要的貨幣種類,大額交易用黃金,小額用錢幣,二者之間並無主輔幣關係。黃金計重使用,以鎰、斤為單位,錢幣論「個」、論「串」,但也以重量為名稱,如秦半兩、漢五銖。秦代規定,珠玉龜貝銀錫之屬,僅為器飾寶藏,不得用作貨幣,而秦迄兩漢,布帛、糧食皆可為幣。

 

秦始皇統一了先秦時期混亂的貨幣制度,確立了圓形方孔的錢幣形制(秦半兩錢);漢武帝鑄行的「五銖錢」,則為以後錢幣的輕重大小建立了基本標準。一定重量大小的圓形方孔錢,從此流行到二十世紀之初。

0901ph011
東漢集市畫像磚,中間上、中、 下三組人物皆似在以物易物。
0901ph011

隋唐——錢帛並行

隋唐貨幣制度繼承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以錢幣、布帛為主要流通種類,又為宋元時代紙幣、白銀的登場拉開了序幕。大宗支付用絹帛,小額交易用錢幣,布帛和錢幣一樣具有法定償付能力。在唐前期,布帛作為貨幣的地位最高、作用最大,使用範圍甚至超過錢幣。 法定貨幣中並不包括金銀,金銀只是嶺南、西域等少數地區的區域性通貨,但大量用於儲藏、賞賜、賄賂以及製作器物飾品。唐末,白銀正式進入流通領域。

 

終唐之世,貨幣流通受到三大問題的困擾:唐前期的私鑄與惡錢流行;肅宗、代宗時的通貨膨脹;唐後期的通貨緊縮與錢重物輕。關鍵在於官錢數量不能滿足流通需要,通貨經常短缺。錢荒一直無法有效解決,造成私鑄、惡錢等問題。

0901ph008
唐朝懷集庸調銀餅
0901ph008

宋元——紙幣盛行

宋元的貨幣結構中,白銀、紙幣、錢幣三足鼎立。宋元是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史上的紙幣流行時期,兩宋紙幣品種多樣,流通區域廣大,元朝更以紙鈔為主,幾次禁用金銀和錢幣。

 

白銀使用數量明顯增加,使用領域顯著擴大,貨幣地位正式確立。元代即使在禁止金銀之時,也用金銀維持鈔價,且朝廷、民間實際上都是禁而不止。黃金主要作為豪富之家的貯藏手段,有時也供對外貿易支付之用。

 

元朝多數時間禁錢,銅錢鑄造很少。宋代鑄錢量則遠遠超過元明清諸朝,但流通中也常感不足,錢荒沒有完全緩解,於是大鑄鐵錢。長時間、大範圍的鐵錢流通為其明顯特徵。

0901ph009
元代八思巴字「大元通寶」銅錢
0901ph009

明清——幣制紊亂

經過數百年的緩慢發展,白銀的作用在明清時期更加凸顯。銀錢平行流通,白銀為主,銅錢為輔,但二者之間沒有固定的價值聯繫,銀錢比價一直搖擺不定。

 

白銀使用的形式,最初仍是銀錠以及作為補充的小粒銀豆之類,繼而是外國銀元的大量流入,最後是自鑄銀元的發展,實現了從計重行使向計枚行使的跨越。銅錢也在形制上出現了重大轉變,已經使用二千多年的圓形方孔錢,在清末被圓形無孔的銅元所取代,手工鑄幣亦為機器鑄幣所取代。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國經濟發生巨大變化,形成極為紊亂的多元化貨幣制度,白銀、錢幣、紙幣同時並存,中國貨幣與外國貨幣同時使用。傳統貨幣制度在外來力量的衝擊下,終於開始了艱難的蛻變,近代貨幣制度呼之欲出。

0901ph010
明人所繪的北京市長卷,已顯出明清兩朝的貿易活動之繁華。
0901ph010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