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唐宋八大家

0411ph026
0411ph026

韓、柳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他的散文眾體兼備,論說文、雜文、敍事文、抒情文、應用文都寫得很好。韓愈的古文創新,主要表現在文體和語言兩個方面:文體上,他大膽創新墓誌銘、史傳文、贈序文、壁記文等文體,並取得了巨大成就;語言上,他的散文語言個性鮮明、精煉準確,為後世表率。蘇軾稱頌他「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官至柳州刺史。擅長山水遊記、寓言、傳記文、政論文。柳宗元文學成就突出:他使寓言獨自成篇,並成為一種獨立文體,造就了先秦之後中國寓言文學的第二個高峰;他繼承了《史記》的優良傳統,又有新的發展,與韓愈共同創造了中國傳記文學的第二個高潮;他是中國遊記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永州八記》是後世遊記文學的典範。

 

歐陽修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官至參知政事。擅長論說文、記敍文、抒情文和隨筆。歐陽修是宋代古文運動的主將,並栽培提拔了古文運動的眾多人才,是公認的北宋文壇的領袖。

 

曾鞏、王安石和「三蘇」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骨幹成員。曾鞏(1019—1083年),字子固。官至中書舍人。擅長記敍文與論說文。曾鞏是歐陽修最得意的門生,文學思想和散文創作都深受歐陽修的影響,但比歐陽修更着重於道,儒學正統氣味較濃。他的文章立意雅正,文思超逸,行文從容舒緩,婉轉曲折。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官至宰相。擅長論說文與記敍文。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學家。他的散文多政論文,大都是直接為他的政治改革服務的,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鮮明的針對性。同時,他也並不忽視修辭技巧的作用。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被梁啟超譽為「秦漢以後第一大文」。

 

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世稱「蘇門三傑」。蘇洵(1009—1066年),字明允。擅長論說文與書信。蘇洵撰文,都是談論「當世之要」,目的是為了經世致用。他的文章風格深受《戰國策》和賈誼的影響,具有戰國縱橫家的風采。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官至禮部尚書。擅長記敍文、議論文和雜文。蘇軾的一生,既做過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顯赫官職,也一度入獄、多次貶官、兩度流放,這豐富了他文學作品的題材內容;儒家的仁政和進取思想,道家的超脫和佛教的圓通,在他身上獲得了融和,這有利於形成他自然豪放的文風。蘇軾的詩詞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官至戶部侍郎。擅長記敍文、論說文和書信。與蘇軾的豪邁文風不同,清人劉熙載說「小蘇文一波三折」,很形象地說明了蘇轍的文章紆徐曲折。

 

唐宋八大家在中國文學語言發展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啟迪和示範作用。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1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