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陶淵明

0406ph022
0406ph022

陶淵明出身於一個破落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經做過東晉的大司馬,但到他時已經家境清苦。青少年陶淵明就具有不同於流俗的性格,偏愛自然山水,刻苦求學,懷抱遠大志向。他希望將來能建功立業,把社會治理得像堯舜盛世一樣,但當時黑暗的現實不可能讓這實現。理想與現實發生的矛盾貫穿了他的一生,既表現為出仕和歸隱的矛盾,也表現為歸隱以後內心的苦悶和憤懣。

 

從29歲到40歲,為了建功立業和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陶淵明先後五次出仕,擔任過江州祭酒、大將桓玄的幕僚、大將劉裕的參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和彭澤縣令,但都不長久。公元405年,有志難伸、不和於俗的陶淵明最終掛冠歸隱,此後即使缺衣少食也拒絕再與統治者合作。歸隱後的他躬耕鄉間,寫詩作賦,一再描寫隱居的快樂和決心。這固然是他真實的感受,但也可以視為他堅定自己決心的一種方法。詩句「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淒,終曉不能靜」流露出他因歲月流逝、壯志未酬而黯然的情緒。

 

陶淵明是一位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他崇尚自然,認為人秉受天地之靈氣而生,世俗的名祿束縛人的天性,只有返回自然才能得到自由。安貧樂道和蔑視富貴是他的為人準則。他十分推崇顏回、袁安等貧士,要像他們那樣努力保持品德節操的純潔。劉宋時,名將檀道濟親自到他家看望他,這時陶淵明已經餓了好幾天,起床都困難了。檀勸說陶淵明出仕,陶堅拒,檀贈以精美膳食,陶也不接受。他一生真正做到了「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用自然之道戰勝了對富貴的希求,始終拒絕同流合污。高潔的品格使他成為了中國士大夫的精神歸宿。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他打破了玄言詩的詩壇壟斷,使得詩歌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他將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深入到更加純熟的境地,又開創了田園詩這個新天地,是魏晉詩歌的集大成者。他的田園詩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真切地寫出了親自耕作的甘苦之處,為中國古典詩歌浪漫主義開闢了新途徑;他的詠懷詩和詠史詩主題明顯地繼承了阮籍、左思詩歌的傳統,又有自己的特點,很好地做到了繼往開來;他的行役詩主要表達了行役的辛苦、對仕宦的厭倦、對田園的思念和歸隱的決心;他的贈答詩以真摯的感情、家常的內容、雋永的意味、既不火熱也不冷淡的語調閃耀詩壇,塑造了一位仁厚長者的形象。他的散文和辭賦也同樣精彩,特別是《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三篇,最見其性情和思想。

 

公元427年,貧病交加的陶淵明與世長辭。親友們以簡單樸素的儀式安葬了他,並贈以「靖節先生」的稱號讚頌他的品格。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1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