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巴金與蕭珊的傳奇婚戀

0425ph008
1962年攝於巴金書房的全家合照
0425ph008

三十年代中期,在同巴金通信的讀者中,有一位在上海愛國女校讀書的浙江姑娘,名叫陳蘊珍。她愛讀巴金的作品,崇敬和信任巴金。1935年,18歲的陳蘊珍給巴金寫信,求他指教生活道路上一些疑惑不解的問題。1936年8月兩人第一次見面。此後,隨着接觸日益增多,兩人逐漸產生了感情。從1938年起,兩人像朋友一樣,在廣州、梧州、柳州、桂林等地一起度過了許多顛沛流離的日子。1939年,陳蘊珍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外語系。同室女友和同學都親切地叫她「小三子」。後來,她發表翻譯作品時就用「小三」的諧音「蕭珊」為筆名。

0425ph009
蕭珊當時在西南聯合大學外語系讀書
0425ph009

巴金與蕭珊從通信、認識,到熟悉、相戀,心愈來愈近,感情愈來愈深。1944年5月8日,這對相戀8年的情侶,在貴陽南郊花溪鎮一家名為「小憩」的旅館結婚。5月初,巴金委託小弟李濟生印了一份「旅行結婚」的通知送給親朋好友,然後偕蕭珊離開桂林去貴陽。在艱苦的環境中,巴金度過了平生最浪漫溫馨的時光:「我們結婚的那天晚上,在鎮上小飯館裡要了一份清燉雞和兩樣小菜,我們兩個在暗淡的燈光下從容地夾菜、碰杯。吃完晚飯,散着步回到賓館。賓館裡,我們在一盞清油燈的微光下談着過去的事情和未來的日子。……我們談着,談着,感到寧靜的幸福。四周沒有一聲人語,但是溪水流得很急,整夜都是水聲,聲音大而且單調。」這就是名作家巴金的婚禮。

0425ph010
巴金的妻子蕭珊
0425ph010

1972年8月13日,巴金的妻子蕭珊病逝。文革開始後,蕭珊因巴金成為反革命分子而飽嘗羞辱,患腸癌後得不到及時治療。愛妻的死使他遭受前所未有的精神創傷。妻子去世後,巴金獲准留在市內,每天上午到作家協會參加「學習」,下午在家。他以堅強意志活着,在家中的閣樓上重譯《處女地》,並開始翻譯赫爾岑的回憶錄《往事與隨想》,借譯書來發洩對黑暗專制的不滿。1977年巴金恢復自由以後,先後寫了《懷念蕭珊》、《再憶蕭珊》等文章,情深意切地憶念妻子。他說:「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裡有我的淚和血。」

0425ph011
巴金在蕭珊的追悼會上
0425ph011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5月2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