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陶淵明的思古幽情

0406ph001
陶淵明
0406ph001

詠懷詩和詠史詩內容有相近之處,詠史也是詠懷,不過是借史實為媒介而已。陶淵明的詠懷詩有些是以組詩的形式寫成,如《飲酒》、《擬古》、《雜詩》。他的詠史詩所詠的對象偏重於古代人物,如「三良」、「二疏」、「荊軻」,以及《詠貧士》所寫的古代貧士,《讀山海經》也可歸入這一類。陶淵明的詠懷、詠史之作,明顯地繼承了阮籍、左思詩歌的傳統,又有陶淵明自己的特點。這就是圍繞着出仕與歸隱這個中心,表現自己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中有對自己生平的回顧,如《飲酒》其十九;有對社會的抨擊,如《飲酒》其二十。不乏惋惜也不乏激憤,如《詠荊軻》。

bulb

阮籍、左思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宗,三國曹魏時的思想家、文學家。與嵇康等七位玄學家並稱「竹林七賢」。性格荒誕不經,反對儒家名教。左思(公元250—305年),字太沖,西晉文學家。他以十年之力撰成《三都賦》,被人爭相傳寫。他的詩意氣豪邁,又含有諷諭意味。

陶淵明有好些詠懷詩,表現了他的憂憤是深而且廣的,如《雜詩》其二:

白日淪西阿(「阿」指山坡),素月出東嶺。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永」指長久)。欲言無予和(「無予和」指無人與我和應),揮杯勸(「勸」是「勸酒」的意思)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淒,終曉不能靜。

 

詩歌的前四句,描寫了黃昏及夜晚的自然變化:日落月出、風來席冷;其餘部分,則敍述了作者在這個不眠秋夜裡所生發的感觸,作者感受到時節已由夏入秋,自己的志向卻無法施展而蹉跎歲月,難免黯然神傷。特別是「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這一不甘寂寞的行動,更襯托出內心的寂寞。「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這兩句中的日、月,既指白日、素月,又指歲月時光。「擲」字頗有份量,似乎詩人本想挽留他們,追隨他們,但還是被拋在身後。詩歌先用環境的清冷襯托出自己的孤獨心情,又以時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騁的悲淒,是陶淵明詠懷詩的代表作。

 

陶淵明特別同情那些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失敗的英雄人物。《詠荊軻》歌詠荊軻反抗暴秦的英勇行為,他說千載之下,自己與荊軻的感情一脈相通。又如《讀山海經》其十:「精衞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這首詩歌頌精衞與刑天的復仇精神,正是詩人自己嫉惡抗暴思想的表現。「猛志固常在」說明詩人濟世的志向,永遠不會動搖。魯迅把這類詩稱作「金剛怒目式」,他說:「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衞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着他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一個人。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六》)

bulb

干戚

指盾和板斧。

0406ph009
刑天舞干戚
0406ph009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2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