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哪些是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

0407ph020
白居易(白文公)像
0407ph020

自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至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為詩歌的中唐時期,在約70年間出現了眾多的詩人,詩歌數量最多,詩歌流派也最多。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政局相對穩定。但藩鎮割據、宦官擅權、朋黨之爭,以及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都使社會陷於嚴重的危機之中。此時的政治經濟整體呈現衰頹的局面,大曆年間,出現了追慕盛唐的「大曆十才子」,但已沒有盛唐那種氣象。但中唐在另一方面卻有新的發展。

bulb

「大曆十才子」

指活躍於唐代宗大曆時期的一個詩歌群體,十人分別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大曆十才子」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流派,他們相互唱和,交往密切,所以將他們看作是一個流派。

0407ph023
元稹(字微之)像
0407ph023

新樂府是與古樂府相對而言的,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它始創於杜甫。中唐時期,元結(公元719—772年)首先提出文學為政治而服務,文學的任務是幫助皇帝了解下情,以改良政治,他的《貧婦詞》、《去鄉悲》都反映了農民的生活。顧況(公元727—815年)也寫了一些反映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新樂府,《公子行》、《棄婦詞》都是其中的佳作。此後,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元稹(公元779—831年)、張籍(公元766?—830?年)、王建(公元766?─?年)等人目睹政治腐敗,也繼承杜詩傳統,反映社會現實。其中元稹和白居易,是詩歌唱和的好友,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人物,世稱「元白」,其主張和創作深深影響當時的詩人。

0407ph021
劉禹錫像
0407ph021

韓愈(公元768—824年)、孟郊(公元751—814年)等人,常常抒寫個人不幸的遭遇,也揭示社會弊病,風格深險怪僻,別樹一幟。韓愈部分的詩反映了社會政治黑暗,如《汴州亂》二首寫汴州軍閥間互相殺戳的情況,《華山女》諷刺社會的不良風氣。此外,還有不少描寫自然山水風光的好詩,如《山石》寫還山寺的幽雅和恬靜。韓愈的特點是深險怪癖,用奇字、造拗句、押險韻,避熟就生,因難見巧。他善於捕捉怪奇形象,展現新奇想像,氣勢雄偉。孟郊很為韓愈所稱道,他認為詩歌應該「下筆證興亡,陳辭備風骨」。他和賈島皆以苦吟著名,用意深刻,造語奇警,然而古拙中見凝煉,奇險中見平易。

 

劉長卿(公元726?—?年)和韋應物(公元737年—?年)是中唐前期的人,他們對中唐的腐敗現實有所不滿,對人民也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和關切,他們的山水田園詩也寫得很好。劉長卿的詩有不少抒寫貶官的哀傷或描繪山水景物,情調是蕭瑟、寂寞而感傷的。如《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與劉長卿一樣,韋應物也是以五言見長,詩風高雅閒淡。他同樣以山水田園詩著稱,其中寄託了對現實的不滿,也流露希冀隱逸的心情。如《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詩中純用白描的手法構成畫面,敏感地捕捉了剎那間的意境。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2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