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杜甫一生的足跡

0409phn001
杜甫像
0409phn001

杜甫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深厚廣博,寫盡了人間的悲歡和歷史的興衰,被稱為「詩史」;他的為人,耿直熱誠,畢生憂國憂民,被譽為百世之楷模。詩歌成就和品格情操匯集於一身,使他成為人們傳誦的「詩聖」

bulb

「詩史」

「詩史」是指杜甫的詩善用敍事筆法,真實地記錄了開元天寶年間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杜詩被稱為「詩史」,早見於中晚唐的文獻記載。孟棨《本事詩》說:「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

bulb

「詩聖」

自宋代以來,杜甫就被尊為「詩聖」。這一稱謂的含義很廣。宋人程珌《曹少監詩序》說:「詩難言也。自洙泗聖人既刪之後,惟唐杜工部實擅其全。」指杜詩的成就可以繼承聖人孔子所刪的《詩經》。明人方孝孺在《成都杜先生草堂碑》中評杜詩「微意所屬,時以古昔命世聖賢自擬」。指杜甫的「憂民閔世之心」與聖人相同。因此「詩聖」之稱概括了杜甫的思想品格和詩歌成就在歷代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0409ph003
西安杜公祠
0409ph003

杜甫的十三世祖是晉代的名將當陽侯杜預,他博學多才,武功、政事、學術皆有成就。杜預既在西晉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建功立業,又曾經興修水利,開發南方,其所作《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是經學名著。這位先祖是杜甫心目中最理想的「奉儒守官」的楷模。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主政時期著名的文學之臣,他詩才很高,對形成五言律詩有過貢獻,特別在五言排律方面,最影響杜甫,所以杜甫自豪地說「詩是吾家事」。杜甫的父親杜閒曾當過兗州司馬、奉天縣令,但這時家道已經衰落。杜甫出身在這樣一個具有詩書悠久傳統的世家,為他早年「讀書破萬卷」提供了有利條件,養成了他對儒家思想的濃厚感情,促使他在追求功業的同時,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0409ph002
成都少陵草堂碑
0409ph002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世稱杜少陵。祖籍襄陽,後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縣)。青年時代曾漫遊吳越、齊魯。35歲到長安求仕,很不得志。此後在長安困守10年。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杜甫任右衞率府兵曹參軍。在回家探親時,安史之亂爆發。次年他與難民一起流亡,被安祿山軍俘到長安,後逃到鳳翔,投奔唐肅宗,任左拾遺。不久貶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棄官,經秦州,同入蜀,在成都營建草堂。兩年半後,因蜀中軍閥混戰,流亡梓州、閬州。回到成都後,被嚴武表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死後,杜甫離成都南下,次年至夔州,旅居二年。57歲時出川,在嶽州、潭州、衡州一帶漂泊。大曆五年(公元770年)病死在湘水上,享年59歲,有《杜少陵集》傳世。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1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