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哪些是頌讚峨眉山的著名詩歌?

30004ph016
峨眉仙境
30004ph016

李白《聽蜀僧廣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1),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2),餘響入霜鐘(3)。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註釋:(1)綠綺:琴名,琴首嵌有碧玉。(2)流水:曲名,「高山流水」。客心洗流水:可解作高山流水琴音悠揚悅耳,令人消去一切煩惱憂愁。(3)霜鐘:出自《山海經》,「豐山有鐘九耳,是知霜鳴。」郭璞註:「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一般認為他的祖籍在隴西成紀。現代學者考證,李白出生在碎葉,碎葉在唐朝屬安西都護府管轄。李白五歲的時候隨父親遷居綿州,所以他自稱是蜀人,也就是四川人。他父親沒有做過官,可能是一個富商,當時的人稱他「李客」。唐開元年間,李白遊歷到峨眉山,在白水寺(今萬年寺)住了半年時間,與寺僧廣浚和尚結為知己。廣浚不但佛學造詣很高,而且琴藝也十分高超,常在寺內的白水池邊為李白彈琴,琴聲清越優美,李白為琴聲所感寫下了《聽蜀僧廣浚彈琴》詩。相傳,當時廣浚優美的琴聲令天上的仙女們陶醉不已,她們變成青蛙躲藏在白水池中偷聽,久之,競能模仿琴聲「呱呱」叫了起來,成了峨眉山獨有的仙姬琴蛙(俗稱彈琴蛙)。在夏季,遊人在池邊擊掌,池中的彈琴蛙便會發出琴聲般的叫聲。

30004ph015
李白像
30004ph015

杜甫《漫成》

江皋已仲春(1),花下復清晨。

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2)。

讀書難字過,對酒滿壺頻(3)。

近識峨眉老(4),知予懶是真。

 

註釋:(1)江皋:《楚辭》:「秣余馬兮江皋」,謂沖積泥土形成之江岸。(2)錯應人:極言其漫不經心。(3)頻:頻繁,此謂頻繁地飲。(4)峨眉老:指峨眉山僧人。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寫詩自稱「杜陵布衣、杜陵諸生、浣花老翁、杜陵野老、杜陵野客」,唐河南鞏縣人,祖籍湖北襄陽。玄宗天寶五年(公元746年)進京求官,困居十年得小職。安祿山叛後,帶家眷逃往陝北,得知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將家眷安放在鄺州後速奔靈武,在途中被叛軍俘虜解往長安。第二年夏,冒死逃出再奔靈武,肅宗任命他為左拾遺,不久被貶,迫於生計攜家西行,投靠親友,輾轉流落到蜀。在成都經友人薦舉,任西川節度使幕府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離蜀經嘉州南下,滯留夔州漂流在外。大曆五年(公元770年)病逝在湘江舟中。

30004ph017
杜甫
30004ph017

白居易《贈薛濤》

峨眉山勢接雲霓,欲逐劉郎北路迷(1)。

若似剡中容易到(2),春風猶隔武陵溪(3)。

 

註釋:(1)劉郎:指劉阮。相傳東漢永平年間,剡縣人劉晨,阮肇同入天台山採藥,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至其地氣候草木如春時,才還鄉,子孫已歷七世。因有唐代劉阮洞中遇仙詩。(2)剡:指剡溪。剡溪有二源,一出天台縣,一出婺州武義縣。晉王子猷訪友戴安道,時戴在剡,即命駕而去。用此典故,言其途近,以應首句「接雲霓」之言遠也。(3)武陵溪:位川黔湘之間,桃花源故事所指處。詩將峨眉山比作天台,作者自比劉阮,讚美薛濤,比作秀麗之峨眉。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陝西渭南)人。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歷任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忠州(四川忠縣)刺史、太傅、刑部尚書等職。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現存三千多首詩歌,詩歌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他的《秦中吟》、《新樂府》敢於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會矛盾,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宣導人。白居易的敍事詩《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影響極為廣泛。在詩歌創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主張。

30004ph018
白居易
30004ph018

岑參《峨眉東腳臨江聽猿懷二室舊廬》

峨眉煙翠新,昨夜秋雨洗。

分明峰頭樹,倒插秋江底。

久別二室間,圖他五斗米。

哀猿不可聽,北客欲流涕。

 

岑參(公元715—770年),唐代詩人,曾為嘉州刺史,因此人稱「岑嘉州」。岑參曾三次出塞,因而十分熟悉邊塞生活。他善以濃重的色調描繪西北邊疆的奇異景色,諸如大漠的飛沙走石、漫天飄雪、熱海和火山,詩人都能以敏感的詩筆描繪在詩歌裏,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他喜用奇特的想像來造成誇張的效果,表現邊塞的風貌,形式富於變化,音調悲壯。

30004ph019
岑參像(李俊琪繪)
30004ph019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0月1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