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年畫怎樣反映社會演變?

0517ph011
清末山東濰坊《灶君》
0517ph011

年畫是反映時代和社會的藝術,並隨之而發展、變化。例如門神畫,最早的形象是傳說中的老虎、雄雞,雖然在後來的年畫中仍有保留,但是隨着流行「秦瓊、尉遲恭為唐明皇守門」和「鍾馗捉鬼」的故事,唐代以後的門神人物中,更多的是他們的形象。

 

遠古時代是物資和知識極度匱乏的時期,故此原始先民們懷疑自身的力量,並崇拜天地神靈。人們認為萬物有靈,於是,形成了他們對各種自然神祇的崇拜心理。中國地大物博,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但異中有同,同中又有異。年畫,作為民間生活的活化石,就記錄了社會繁衍發展中的風土人情和現實生活。例如《男十忙》、《女十忙》就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普遍生活。而《妙峰山進香》、《採茶圖》就分別是北京和江南特有的社會生活場面。至於反映集體生活場景的,則可在《大過新年》、《慶賞元宵》等年畫中看到。

0517ph012
清光緒年間產自山東濰坊的《男十忙》
0517ph012

佛教是發源於印度的一種宗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於佛教主張「因果回報」和「來世修行」,受到一些統治者和民眾信奉,東漢時期開始傳入中國。唐代以後,宮廷奉佛教為國教,使得佛教大為興盛,僧侶在傳經說法時所採用的佛經版畫藝術也隨之發展起來。年畫中反映佛經故事的題材也漸漸增多,如《達摩渡江》、《月光娘娘》、《觀世音》等。佛經雕版工藝的提高,也為後世木版年畫刻版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大批藝術人才,使宋代以後的年畫藝術逐步走向興旺。

 

中國民間過去有很多種民間戲曲,發展到後來,由著名的崑曲藝術發展而來的京劇藝術和其他地方戲曲,成為各地戲曲藝術的主流。社會的安定和繁榮,是戲曲藝術平穩發展的前提。明清兩代,社會相對安定,小說和戲曲藝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在當時的年畫藝術中體現得最為充分。僅是楊柳青年畫,取材於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戲文題材就有二百多種,它們被搬上舞台後,再現在年畫中,包括一些現已失傳的傳統劇目,卻在年畫中得以保留。

0517ph010
清末上海《滬景開彩圖》
0517ph010

晚清以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國土被瓜分,國衰民凋。中國人民被迫奮起反抗侵略。此時,木版年畫也出現了以宣傳反侵略、反欺凌為主題的愛國年畫。其後,在民國時期,在上海和蘇州出現了一種用擦筆畫法(當時的一種西洋畫法)繪畫的月份牌年曆,由於富立體感和新意,受到人們歡迎。其時正值民族商業漸漸繁盛,外國洋貨也登陸中國,搶佔市場。在上海和天津較為發達的港口城市,外國商品利用中國傳統年畫的年曆形式,把內容替換成為時裝美女或名勝古蹟,作為宣傳商品的廣告招貼,尤其多見於當時隨物贈送的美女月份牌和香煙等商品的包裝。

0517ph009
陝北關中的布堆畫
0517ph009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1月2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