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开启中国航天新征程
在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之际,中国科研人员将目光投向了火星。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路巡视器成功于火星软着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项科技任务。火星车“祝融号”将继续巡视和探测火星。
在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之际,中国科研人员将目光投向了火星。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路巡视器成功于火星软着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项科技任务。火星车“祝融号”将继续巡视和探测火星。
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正式入列服役,其实力也比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有明显提高。山东舰的成功建造,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成果,同时成为了少数能自行建造航母的国家。
作为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大型战略运输机,运-20的出现使中国长期依赖进口同类产品成为过去式。运-20和解放军现役中的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相比,性能更加出色,标志着解放军战略投送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备受瞩目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着月球表面土壤,成功返回地球,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单独完成探月以及在月球表面采集样本的国家。嫦娥五号任务有哪些科技亮点?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哪些进步?
直-20是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10吨级战术通用直升机,其突出的高原性能使解放军终于拥有能飞上青藏高原的国产直升机。它是在什么背景下研发出来的?它与之前一直使用的“黑鹰”直升机相比有哪些不同?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相对于GPS,北斗有何特别之处呢?它又有哪些用途呢?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依托算力算法及各项技术的研发,人工智能的产品和应用深入到各个领域,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社会的面貌。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还存在着人才稀缺、科研水平不足等问题。
月亮的背面从来未曾示人,嫦娥四号探测器则承载着人类的希望,首次踏上这片土地一窥究竟。在“鹊桥”号中继卫星的帮助下,嫦娥四号得以和地球建立通讯,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也相互配合,在月背进行科学探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