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三)一口通商下的“住冬地”

mainsite_psd_beifa03_4
mainsite_psd_beifa03_4

康熙皇帝在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解除海禁后,开放四个对外口岸,并且设立管理贸易的海关,其中在广州成立粤海关。在澳门,粤海关设立“关部行台”及四座税馆,负责征收关税、稽察外国商船,以及处理船只进入广州的手续。

十八世纪英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等寻求与中国贸易,清廷的贸易政策也日趋加强。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仅开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港,但欧美外商们在4至9月的贸易季外必须返国,或是前往澳门过冬,称为“住冬”。因此,澳门成为广州的外港,也是外国商人唯一长期留居中国的城市。

由于澳门的对华贸易地位重要,英国数次派兵试图占领澳门,但在清朝的强硬态度下放弃。另一方面,澳门也成为外商贮藏鸦片的地方,这为日后的鸦片战争埋下祸根。

澳门为何成为广州体制下的住冬地?

答案见下。

mainsite_psd_beifa03_1
mainsite_psd_beifa03_1

                                           赴华的荷兰使节尼霍夫(Joan Nieuhof)所绘的尚可喜画像。

ebook

1661年(顺治十八年),清朝为了对付台湾的明郑势力,在沿海下达迁海令,除了城外的华人被迫内迁,城内的葡萄牙人也需迁移或归国。迁海令虽未在澳门城执行,但平南王尚可喜、广东总督卢兴祖等官员却多次以命令向葡萄牙人勒索巨额白银。

虽然澳门的海上贸易在迁海令下中断,但广东官员也私自派船到澳门贸易,而事件其后被揭发。1667年(康熙六年)康熙皇帝亲政后,下令彻查广东官员违令派人到澳门贸易,并且重新审视澳门的情况。结果,广东总督卢兴祖畏罪自杀,而涉事官员也被革职。康熙皇帝同意澳门免迁,并允许与内陆保持陆路贸易,直到1684年开海为止。

mainsite_psd_beifa03_2
mainsite_psd_beifa03_2

                                   清朝印光任和张汝霖编撰的《澳门记略》中的澳门关部行台,位于今天内港的关前正街附近。

mainsite_psd_beifa03_3
mainsite_psd_beifa03_3

                                  《澳门记略》中的税馆,隶属于澳门关部行台,四座税馆设于大马头口、娘妈阁口、南湾口和关闸口。

ebook

澳门关部行台于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设立,为粤海关的七个总口之一,主理对外贸易事务。在关部行台之下还设有四座税馆:大码头税馆位于内港,专理中外商人的税务;南湾税馆负责稽查进入澳门的外国人、船只等事务;娘妈阁口,即妈阁税馆,其对象是澳门华商及渔船,以防他们偷漏课税;最后,关闸口负责征收陆路贸易的税款。

mainsite_psd_beifa03_4
mainsite_psd_beifa03_4

十九世纪初的澳门南湾,由英国画家钱纳利(George Chinnery)绘画。南湾在当时成为不少欧美富商们“住冬”期间的居住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藏品)

mainsite_psd_beifa03_5
mainsite_psd_beifa03_5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律劳卑勋爵(William John Napier)在澳门南湾的大宅。(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藏品)

mainsite_psd_beifa03_6
mainsite_psd_beifa03_6

           东方基金会会址,在1770年代为澳门富商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别墅,其后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作为驻华商务监督及大班的住所。

mainsite_psd_beifa03_7
mainsite_psd_beifa03_7

                               1796年由英国人B. Baker绘制的澳门城市及港口地图,当时澳门城的范围是半岛的南面,而城外是属于华人的村落。

mainsite_psd_beifa03_8
mainsite_psd_beifa03_8

                                行商伍秉鉴,他经营的“怡和行”垄断了清朝对外的海上贸易,为当时世界巨富之一。(图片来源:FOTOE)

mainsite_psd_beifa03_9
mainsite_psd_beifa03_9

                                 广州商馆区,图中由左至右可见丹麦、西班牙、美国、瑞典、英国及荷兰的商馆。(图片来源:FOTOE)

mainsite_psd_beifa03_10
mainsite_psd_beifa03_10

在1808年(嘉庆十三年)英兵入侵事件后,两广总督百龄加强对澳门的防务,包括在半岛设立望厦汛和关闸汛。望厦汛位于望厦先锋庙旁,而汛站的土地神龛印证了这段历史。

ebook

十九世纪初,英国人为了尝试扩大对华贸易,试图占据澳门作为在中国的立足点。英国舰队在1802年(嘉庆七年)带着士兵抵达澳门,但葡萄牙人拒绝英兵登岸,同时向清朝求助,最终英国舰队只好撤退。

英国人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在1808年(嘉庆十三年)借欧洲的拿破仑战争,以保护澳门免受法国军队入侵为理由,带着300名士兵登陆澳门(其后增至800人),表示与葡萄牙人合力保护澳门。当英国士兵占据澳门时,清朝官员开始增派军队到澳门附近驻防,嘉庆皇帝得知事件后更下令中断澳门粮食,甚至召集大军驱逐英国人。扰攘近三个月后,英国士兵最终撤出澳门,而两广总督百龄在1809年(嘉庆十四年)加强对澳门和广州贸易的控制。

澳门为何成为广州体制(Canton System)下的住冬地?

广州对澳门贸易及外国人的管理有着悠久的经验,并且建立完备的体制。一旦外国人在澳门发生纠纷,清朝派驻澳门的官员可立即处理,或交给葡萄牙人的议事会作协商,而清廷也设立关部行台处理外国商船进入广州的手续及征税等。因此,清朝以澳门作为每年9月贸易季过后的住冬地不单是地理上的考虑,也是出于管治上的方便。

本专题主要图片来源:除特别标示外,皆为澳门遗产学会副理事长劳加裕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