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三)戊戌政变与清朝无从自救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10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10

戊戌维新时,以慈禧太后为首之后党仍握有军事、政治重权。随着变法推行,后党认为康、梁所为是「保中国不保大清」,遂坚决反对。变法才进入第五日,慈禧就下令免去帝师翁同龢的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职务,又任命其亲信荣禄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控制京津。维新派图借正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之力除掉荣禄、软禁慈禧。袁伪示支持,旋即向荣禄告密。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光绪帝于中南海之瀛台,自己则以「训政」之名重掌朝政。9月28日,维新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害,人称「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则逃亡国外,戊戌维新卒告失败,史称「戊戌政变」。变法仅历一百零三天即折戟沉沙,证明试图自上而下从内部改良来救国的尝试绝不会成功,只能通过反清革命来救国了。

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均由清臣所策动,虽然推行时间有长有短,但均归于失败,能否比较二者失败原因之异同?

答案见下。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1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1

慈禧太后与晚清时的颐和园。慈禧太后掌握实权,对维新由最初的默许转为反对,成为改革失败的关键。

ebook

戊戌维新期间,慈禧表面上让光绪帝“亲政”,自己则住在颐和园“颐养天和”,但仍掌握实权。她起初默许改革并持观望态度,但随着变法推行,认为新法是“保中国不保大清”,转而反对。同时,变法裁撤冗官之类的措施触动了既得利益者,他们多希望慈禧介入,形成反对新法的后党,势力远超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2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2

荣禄与直隶总督府今貌。1898年6月15日,戊戌维新开始后仅四天,慈禧即以亲信荣禄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牢控京城,准备必要时以雷霆手段打撃维新派。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3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3

晚清时的袁世凯及天津小站练兵园城楼今貌。戊戌变法前,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数千新式陆军。维新派知道改革势危,想借助袁世凯之力,杀掉荣禄、软禁慈禧。岂料袁世凯向荣禄告密,荣禄即转告慈禧。慈禧得悉后大怒,一场扼杀维新的政变,已无可避免。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4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4

颐和园乐寿堂今貌。乐寿堂曾是慈禧寝宫,清末许多重大决策都出自这里。1898年9月19日傍晚,慈禧突然离开颐和园,返回大内。9月21日凌晨,慈禧临朝,宣布戒严,废除新政,软禁光绪帝及下令搜捕维新党人,并下诏重新训政,史称“戊戌政变”。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5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5

晚清时期的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幽禁于此,名为皇帝,实为囚徒。

ebook

政变后慈禧欲行废立。政变不久,即传出光绪帝病危甚至已驾崩,引起中外疑虑。外国多同情光绪帝及维新派,迫清廷允许法国医生入宫为光绪帝检视身体,证实光绪帝无恙后,表明不承认任何新帝。海内外名望甚高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亦警告:“人情危惧,强邻环视,难免借起兵端。”慈禧最终不得不放弃废立。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6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6

珍妃及北京故宫珍妃井。戊戌政变后,慈禧深恶光绪帝,且一并迁怒光绪帝所爱的珍妃。二人先后在1900年及1908年死于非命。

ebook

光绪帝深爱珍妃,但戊戌政变后二人就难有见面机会。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帝出走,临行前命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杀死,今故宫仍存珍妃井供人凭吊。1908年,慈禧病危,光绪帝在慈禧死前一日驾崩,时间过于巧合,令外界揣测,但因宫闱隐秘,考证无从,故多采信清代官方文献和宫廷档案记载光绪帝病死之说。直到戊戌政变后一百一十年的2008年,官方以现代法医方法检验,提出光绪帝是死于砒霜中毒。至于由谁主使下毒,则未能查明。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7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7

戊戌政变后,多名维新派成员被捕。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处斩,图为六君子遗像。上排左起:谭嗣同、杨锐、林旭;下排左起:杨深秀、康广仁、刘光第。

ebook

谭嗣同本有机会出逃,但他告诉劝说逃亡者:“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认为国家要通过变法达致昌盛,必须有人率先流血身殉,他愿意成为第一个为变法而牺牲的人。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8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8

康有为、梁启超得英国、日本之助逃脱,1899年在加拿大成立由康有为领导的保救大清皇帝会,简称保皇会,得到部分华侨支持。该会主要宗旨为解救光绪帝、实行宪政,初期将矛头指向慈禧、荣禄等,后来与主张推翻清朝的革命派敌对。图为加拿大保皇会成员。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9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9

戊戌政变后,部分维新派成员见变法无望,转向武力对抗。谭嗣同的同学兼同乡好友、属维新派的唐才常,1900年发动自立军起义事败,与另外十一名参与者被杀,维新派的最后反扑失败。图为唐才常像及他被捕后绑赴刑场的雕塑。清廷亲手扼杀旨在挽救清朝的变法,断送最后自救机会。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10
mainsite_psd_wuxu03_2019-10

梁启超所著的《戊戌政变记》,以亲历者身份记录、分析了戊戌变法的缘起、过程、结局、失败原因。戊戌维新最后以政变和流血收场,为近代中国改革写下沉痛一页。

ebook

康有为的弟弟、六君子之一康广仁,曾评论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地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均由清臣所策动,虽然推行时间有长有短,但均归于失败,能否比较二者失败原因之异同?

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失败原因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大致如下:第一,相同点。二者均遭守旧势力阻挠与反对,慈禧及顽固派虽未直接反对洋务运动,但挪用海军军费、阻挠实业之举办等也使洋务运动不易奏效,至于戊戌变法则纯因慈禧为首之后党所镇压而告败。二者均想维持清廷之统治,皆因清朝腐败难救而不果。第二,不同点。洋务运动之主持者多为清朝名臣,位高望重,故慈禧等对之也不得不加以敷衍。其失败在于只学西方之皮毛,舍本逐末,因而逐渐走向破产。维新运动的倡导者则官职卑微、缺乏权势,难以大力推行变法。加之其目标在于改革政治体制,威胁到满洲大官僚贵族的切身利益,遂遭镇压而告失败。至于支持维新的光绪帝,名为皇帝却没有实权,维新派更轻信袁世凯而反被其出卖。

本专题主要图片来源:FOTOE(图1、3、4、5、9、10)、视觉中国(图2、6)、其他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