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噪一时的九龙城(又称“城寨”或“寨城”)问题到底是怎样来呢?这关系到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当中规定“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劄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
没想到,1899年英军竟然违约驱逐城内的清朝官员和士兵。历届中国政府都坚持拥有对九龙城的管辖权。二十世纪以来,虽然中国没有重新派遣官员和军队进驻九龙城,但每逢港府强拆城内华人住所时,中国政府都提出强烈抗议。英方看到中国政府对管辖权态度如此坚决,也不敢长期占据。这使得九龙城成为一个“三不管”的地区,充满传奇色彩。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中国恢复对香港地区行使主权的问题得到解决,恢复对九龙城的管辖权就更不成问题了。香港政府提出清拆九龙城寨,并在原址上兴建公园,获中英双方一致同意。现今的九龙寨城公园,是1995年在九龙城寨旧址兴建的。
![]() |
为何九龙城会成为“三不管”地带? |
![]() |
答案见下。 |
九龙城全景(约1870年代)。

九龙城由来:英国割占香港岛后,九龙半岛地位岌岌可危。为保护国土不受英人进一步侵犯,清政府于1847年筑成一座石城──九龙寨城。该城位于九龙湾海旁、白鹤山南麓。城内设施尚算齐全,有副将衙署、巡检衙署、演武亭、大校场、军装火药局和兵房等配套工程,成为清政府在今香港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1899年5月,英军违约占领九龙城。(图片由高添强提供)
从九龙城远眺九龙湾(约1910年)。
九龙城城墙和城内一角(约1930年)。
九龙寨城南门(1935年)。
1948年香港警察强行拆毁九龙城内华人住房,引起内地与香港华人强烈抗议。
1948年九龙城内被英方拆毁的民房废墟。
昔日九龙城一景。(刘蜀永摄于1985年)
九龙寨城公园内的九龙巡检司衙署。(刘蜀永摄于2010年)
九龙寨城公园内展示的“九龙寨城”和“南门”石额(刘蜀永摄于2010年)。
![]() |
为何九龙城会成为“三不管”地带? |
![]() |
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中国对九龙城保留管辖权。然而英方于1899年违约驱逐城内的清朝官员和士兵。清朝、民国及1949年后的中国政府都坚持九龙城的管辖权。中国政府的态度,加上城内居民持续的反英情绪,令港英始终不敢过于强硬地处理九龙城问题。 |
本专题图片,除标注外,皆由刘智鹏教授、刘蜀永教授提供。中国文化研究院已尽力联系图片版权拥有者,倘有问题,请与本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