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造星”者——“卫星之父”孙家栋

孙家栋,被人们称为“中国卫星之父”。他在困难中领导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团队,开创了中国卫星事业。他一生参与发射了40多颗人造卫星,至今年过九旬仍为此奔波。他是“两弹一星”工程元勋,他是真正的“造星”者。

1967年7月,北京正值盛夏,骄阳似火。

一个酷热的午后,一位年轻人正伏案进行导弹设计。为了不让汗水滴到图纸上,他用一条毛巾围住脖子,样子颇为古怪。

这时,一位不速之客推门而入,开门见山:“我是国防科委的汪永肃参谋。为了确保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院长向聂老总(聂荣臻)推荐你了,根据聂老总的指示,决定调你去负责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年轻人二话没说,扛着被卷书箱去新岗位报到了。从此,他由导弹设计专业转入了卫星研制领域,这一转就是一辈子。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人们还称他为“中国卫星之父”。

tu1
(来源:中新社)
tu1

 

贪吃结下航天缘

1929年,孙家栋出生在辽宁省瓦房店。19岁时,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0年的元宵节,许多同学都忙着回家与家人团聚,孙家栋也打算去住在哈尔滨的姐姐家。但他听说当天学校的晚饭有红烧肉,那年头吃上一顿红烧肉可不容易,于是他决定吃完晚饭再走。就在晚饭时间,校领导来到饭堂通知新中国空军要招人的消息,孙家栋毫不犹豫报了名。没来得及向家人道别,吃完了红烧肉,他当晚就登上了开往沈阳空军第四航校的火车。

第二年,空军挑选了30位优秀学员,送往苏联著名的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孙家栋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留学期间,孙家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他的照片都被贴在学校门口的“明星榜”上,以示鼓励。1958年毕业时,他还获得了代表最高荣誉的金质斯大林奖章。

1957年的一段经历,也让孙家栋记忆犹新。当年访问苏联的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音乐堂接见了留苏学生。毛泽东面对台下的青年学子,发表了那段著名的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孙家栋当时就是坐在台下的青年学子之一,毛泽东的话令他备受鼓舞,立志报答国家对青年们的殷切期望。

 

困难中铸就首颗卫星


学成归国后,孙家栋先是被分配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进行火箭与导弹的研制工作。1967年,由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担任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设计师,并负责重组卫星研究队伍。当时正值“文革”的混乱时期,原本的卫星研发队伍被冲散,孙家栋从各地和各部门,挑选了18个人组成了研究团队,后来他们被称为“航天18勇士”。

tu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11-2009)(来源:fotoe)
tu2

 

研究队伍组建好了,但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却不轻松。按照计划,在1970年就要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此时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到三年。为赶上工程进度,孙家栋说服了一些老专家,决定精简计划,先实现卫星上天,达到掌握航天技术的基本目标,再研制具有科学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

方案确定后,孙家栋壮着胆子,找到了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刘华清上将,说:“你懂也得管,不懂也得管。你们定了,拍个板,我们就可以往前走。”尽管刘华清并不分管,但考虑片刻还是对他说:“技术上你负责,其他问题我负责,我拍板。”

研制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到了快要总装时,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几乎所有卫星仪器上都加上了毛主席像章,但这些像章会给卫星的重量及散热带来不小的问题,孙家栋为此感到很为难。在人民大会堂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卫星研制进展的会议上,孙家栋鼓起勇气向总理提出了这个隐患。总理回答道:“像我们人民大会堂这个政治上这么严肃的地方,也不是到处都挂毛主席像,搞卫星还是要有科学的态度。”这一席话,一下化解了压在孙家栋心头的担忧。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火箭喷出的烈焰划破酒泉发射场夜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老百姓们涌上街头载歌载舞,当中也有孙家栋幸福的笑脸。

tu3
甘肃酒泉,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遗址(来源:视觉中国)
tu3

 

失败压不垮航天人

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到一年,由孙家栋主持的实践一号卫星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它在太空中工作了八年之久。

但航天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孙家栋坦言:“航天发展到现在,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活动。任何一件事不管搞过几次,在自己手上都是从零开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往往带有灾难性的后果。”而1974年的那次失败确实让他印象深刻。

这一年,研制了三年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终于要发射了,其研制难度也比之前的卫星更加复杂。发射当天上午,却突然没有收到卫星内部供电成功的信号。此时,离火箭点火只有几十秒,孙家栋不顾违反制度,马上大喊了一声:“停止发射!”

经过修复,下午卫星再次发射,但还是在升空后21秒发生爆炸,孙家栋当即晕倒。醒来后他躲在地下室的一间小屋里大哭一场。事后查明,事故源于卫星中的一根导线在升空时被震断了。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孙家栋仍鼓励大家不要灰心,重新开始。

1975年,真正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终于冲出大气层,并如期返回预定着陆点。

tu4
首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来源:视觉中国)
tu4

 

1984年发射的第一颗试验性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同样经历了惊险万分的时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电池温度却由于太阳照射而不断升高。但卫星对着太阳的角度也已到了设计临界,再调整很可能将失去地面对卫星的控制。作为总设计师的孙家栋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果断地下了“再调5度”的指令。现场操作人员慎重起见,临时拿来一张烟盒纸写下“孙家栋要求再调5度”的字据,请他签字,孙家栋毅然签下自己的名字。

电池温度最终回复正常,卫星化险为夷,顺利实现信号传输和通信功能。

在磨砺中不断成长的中国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80年代后期,时任航天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的孙家栋又承担起了将国产火箭推向国际市场的谈判工作。经过三年的磋商,中国拿到了第一个火箭发射商业合同。此后,中国陆续为法国、巴基斯坦、德国、巴西等提供火箭和卫星发射服务。

 

古稀高龄再挑探月重担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完成绕月飞行时,全国观众都从电视机上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背对飞控指挥中心欢腾的人群,掏出手帕,默默擦拭眼泪。这就是担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孙家栋,此时他已78岁高龄。

tu5
(来源:视频截图)
tu5

 

孙家栋一生主持设计了几十次卫星工程,但嫦娥一号的成功仍然令他如此动容。他说:“因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非常大的一步跨越,是东方红一号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探月工程与地球卫星完全不同。地球卫星上天围绕地球转,是双体关系。探月工程要考虑地球、月球和卫星的三体关系,轨道设计与测量非常复杂。探月卫星飞行距离38万公里,地面测控能不能跟上,也是一项考验。

工程立项前,孙家栋就组织全国各方面力量进行反复论证,并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实施。

作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考虑最多的问题自然是工程目标的实现、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和各大系统的配套协调。与别人说话时,孙家栋总是眼睑微微下垂,带着笑意,语调平缓,宁静稳重。也因如此,各个团队均能在他的带领下协调运转。

面对首次探月这个复杂的问题,他提出整合国家现有的航天技术,利用40年来航天工程积累的火箭技术、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及卫星测控系统来设计方案,这也将大大降低工程所需的资金。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评价道:“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

临近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的最后一年,孙家栋主持参加了近百个与航天有关的会议,10次进入发射场,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协调工作,有时候一周内要去四五个城市。一切辛劳最终都化成了这位老人家甜蜜的泪水。

 

从东方红一号算起,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总工程师的人造卫星已超过40颗。至今,年过九旬的他仍然奔走在各地,为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指导和宣传。中国航天事业几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背后正是凝结着无数如孙家栋这样的科学家的心血和奉献。

 

 

参考资料: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 搜狐网 2018/10/3

《孙家栋:航天是我的爱好》 搜狐网 2019/5/23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孙家栋》 人民网专题

《大家-孙家栋“星”光闪耀》 央视网 2011/9/17

上载日期:
2021年01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