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西民间崇拜的差异,可反映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化、社会道德、民族心理诸方面的差异。中国的民间崇拜是重视德行,具等级观念及功利主义,而西方的民间崇拜,则较具人情味、充满文化的浪漫色彩及重视女权。
中国民间崇拜特色:
重视德行——由于支配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学说大力倡导德行,故其学说深深影响中国民间的宗教意识,使民间崇拜中的神灵也被赋予德行。
等级观念——中国近两千年的大一统的君主统治,所形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制度,左右着社会的一切行为。民间崇拜也受之影响,体现出等级观念,使人们创造神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庞大的等级森严的众神官僚机构。加上为了显示神威,中国诸神不会平易近人,他们道貌岸然,居高临下,超凡脱俗,充满神圣与威严。
功利主义——中国百姓对神灵的膜拜,主要是有求于神,希望祈福禳灾。此外,中国诸神多而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反映出中国民间崇拜有极明显的功利倾向,需要甚么神,就创造出一个来。
西方民间崇拜特色:
崇尚勇武——西方自古以来崇尚勇武,诸神在各自的领域往往具有无以伦比的威力。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是为了纪念希腊众神之王宙斯而举行的体育竞技。
较具人情味——西方诸神较具人性特征,富人情味和生活情趣。众神有姻亲关系,俨如一个大家庭,如常人般生活。这种人神同形、人神同性的特征,可见西方社会对神的态度显得比较理性和宽松。
充满文化与浪漫色彩——西方民间崇拜充满文化与浪漫色彩,如文艺女神就多达九位,专司历史、抒情诗、喜剧、悲剧、舞蹈、爱情诗、颂歌、史诗、天文等,反映出西方人浪漫的生活情趣。
重视女权——西方女神尤其多,这是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妇女权利和地位的历史观念的来源之一,有助于形成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社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