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明朝永乐帝开始营建的紫禁城宫殿,经明清两代23个皇帝的改建、扩建,终于使其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木构建筑群,在对紫禁城宫殿、楼、台、亭、阁的装饰中,从屋顶与斗拱、从台基与柱板、从内外檐装修、从天花藻井,以及彩画和琉璃饰件,无不体现着唯我独尊的皇家气派。
紫禁城内规格最高的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共建在一座由汉白玉台基、须弥座加栏杆组成的三重台基上,更令它们增添了高大巍峨的庄严和神圣。
紫禁城内的太和殿采用了最高级的屋顶形式── 重檐庑殿顶,并覆盖以黄色琉璃瓦,在檐脊背上装有最高等级的琉璃饰件,再加上对这些建筑物精美考究的装修,各种琉璃装饰的点缀,使紫禁城宫殿,既神圣庄严又富丽堂皇。特别是在一些等级高及有特殊用途的宫殿,如太和殿、养心殿、斋宫、钦安殿、皇极殿等建筑的顶棚上,特别装饰的蟠龙藻井,更增添了皇家建筑神圣而又神秘的气氛。
明清时期,琉璃生产的工艺技术获得长足发展,五彩斑烂的琉璃被烧制出来,从而为工匠们在紫禁城建筑中,广泛采用琉璃装饰提供了条件。故宫的富丽堂皇,正是由大小宫殿屋顶上莹润光亮的黄色琉璃瓦,以及散布于宫廷各处,色彩艳丽的琉璃装饰所造就。
在紫禁城内用琉璃装饰的照壁,最为特殊的要数立于皇极门南面的一块九龙壁。该照壁长29.4米,高3.5米。照壁主体是用特制的琉璃块拼成的,颜色不同,形态各异。9条巨龙,各戏一颗宝珠,翻腾自如,栩栩如生,下面则用绿色的海水,翠蓝色的流云、山崖作背景。九龙壁图案共享了270块琉璃装饰,终于拼接成工艺极其精美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