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汉宋两朝易学大发展

0709ph022
清代《天问图》,最上的图是太极,左右为日月,下半部分中间为代表地域地形的方阵,四周是八卦符号和二十八星宿以及时辰。
0709ph022

在《易》学史上,汉代是象数派最发达时期,因此学者将汉代的象数《易》学称为汉《易》。此名虽然来自汉王朝,但并不是说,所有汉代人对《周易》的研究都可归入汉《易》。不论哪一个朝代,凡用汉代象数方法研究《周易》的,都可归入汉《易》一派。汉《易》的代表人物,在汉代有孟喜、郑玄、京房,唐代的李鼎祚,清代的惠栋、焦循,也都属于汉《易》派。

0709ph023
《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
0709ph023

郑玄(公元127—200年),东汉人,字康成。郑玄一生给各种儒家经典作注,达数百万字,门生千人,被视为一代宗师。郑玄先是师事《京氏易》,后来又师事马融学《费氏易》,著有《周易注》九卷。郑玄注《易》,取从象数,以爻辰说解释《周易》经文,以五行说解释《周易》筮法,对后世影响极大。王弼兴起后,郑学渐渐衰落。

 

宋《易》就是宋代《易》学的总称,其学风一直影响到清初。宋《易》中也有义理与象数二派之分,义理派的代表是程颐和张载;象数派的代表是周敦颐和邵雍。自南宋朱熹之后,更出现了对义理和象数调合的倾向。宋《易》的主要特征,是对《周易》原理作高度哲理化的发挥,以阐释《周易》哲理为宗旨。宋《易》将《易》学的哲学研究推向高峰,这是宋明哲学的重要思想内涵;在《易》学史和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上,宋《易》的地位十分重要。宋代还兴起了图书学派,这是宋《易》中的象数派主流。宋《易》象数学者多推崇河图、洛书,将《周易》起源与河图、洛书联系起来,藉以阐发本身的象数理论,并形成以图式解说《周易》的学风,被后人称为图书之学

 

朱熹(1130—1200年),南宋人。19岁中进士,但仕途很不得志。自24岁起,师从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承袭洛学正统。但在《易》学方面,他很多理论却与程颐不同。程颐坚持义理解释,反对穷究象数。朱熹却喜谈无极、太极、先天、后天等象数理论,继承陈抟、邵雍等人,相信河图、洛书。朱熹的主要《易》学著作有《周易本义》、《易学启蒙》、《朱文公易说》。另有阐释周敦颐《易》学的《太极图说解》、《通书解》。

0709ph024
朱熹在涪陵北岩师的壁诗
0709ph024

程颐(1033—1107年),北宋人,号伊川,世称伊川先生。因司马光、吕公着的推荐而受到宋哲宗的赏识,后来因与苏轼不合,贬谪涪州。程颐早年师从周敦颐学《易》,后来学说却与周氏有别。程颐的《易》学继承孔子传统,发扬王弼尽扫象数的主张,他完全依照王弼的取义说、卦主说、爻变说、适时说等理论来解释卦爻辞,是义理派的重要代表。他所作的《伊川易传》,后人评价极高。

0709ph021
程颐是北宋理学的宗师,著有《周易程氏传》,图为程颐神位。
0709ph021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0月0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