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分封制是否必然带来祸乱?

202122phn019_01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的郑韩故城内的“诸侯会盟像”雕塑(图片提供:佚名/FOTOE)
202122phn019_01

每个政权都要解决以下的基本问题:如何组织政权令统治者能有效地贯彻自己的意志?如何使施政畅顺,让天下安定?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集权还是自治?用什么人来治理国家?纵观数千年中国历史,分封制对中央皇权构成极大威胁,这制度的最大坏处是与国家大一统的需求背道而驰。当地方诸侯掌握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便会形成独立王国,跋扈难制,对中央产生离心力,轻则阳奉阴违,重则兴兵作乱,导致国家陷于分裂和动乱之中。这样的例子斑斑可考,例如西周、西汉、西晋和明朝的历史,就是最佳佐证。

 

西周分封诸侯令中央转弱

西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给皇室成员、贵族和功臣等划分领地,领地的领主称为诸侯。连同领地一起划分的,还有土地上的氏族部落成员、前朝遗民等。据说周初所封有75国,其中与周王同为姬姓的占40国。周朝的中央朝廷很弱,能够直接控制和支配的资源很少。天子只直接管理首都附近的土地,将其余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与天子的关系很松散,只有礼节性的拜访,并缴纳一些赋税,聊表心意。至于各国内部事务,天子一般是不过问的。理论上,天子是“天下共主”,开始还有些威望,后来就只是如供奉在庙堂上的菩萨而已。

 

自从周公平定管蔡之乱后,周朝就没有打过什么胜仗。后来周天子不但未能制服诸侯,连自己的都城和性命都保不住。昭王三次南征荆楚,身死师丧;穆王西征犬戎,只获得4匹白狼和4只白鹿;申侯、缯子联合犬戎攻进镐京,杀死周幽王,导致王室东迁。可以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犹如慢性自杀,导致中央愈来愈弱,诸侯愈来愈强。

202122phn020_01
周昭王姬瑕像(图片提供:缘紫舞/FOTOE)
202122phn020_01

西汉分封让封国坐大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时,分封了不少异姓诸侯王,以拉拢各地诸侯联合击楚。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家天下。他实行以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的混合模式。一些异姓王国封地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结果异姓王的国土加起来甚至比汉朝直接管辖的郡县还大,成为半独立王国。异姓王手握重兵,专制一方,虽名为汉臣,而汉之政令实不能通行于诸王国。在彻底打败项羽之后,刘邦决定剪除异姓王,先后消灭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人。刘邦又与藩王、功臣等订立白马之盟,规定只有刘姓宗室,才能分封诸侯王。在刘邦看来,如此天下就能永享太平。然而,这只是刘邦一厢情愿而已。刘邦一死,吕后就杀刘姓王,封吕姓子弟为王,幸好有周勃等人,以非刘姓为王,“天下共伐诛之”为由,发动宫廷政变,诛灭吕氏家族,迎立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但问题很快出现了,受封各地的刘姓诸王并不安分,小者违法乱纪,荒淫无度;大者图谋不轨,犯上作乱。惠帝、文帝、景帝时期,诸侯王叛乱层出不穷。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文帝亲自率军攻打匈奴,济北王刘兴居乘机兴兵作乱,欲袭荥阳,事败自杀,于是,文帝乘势废除济北国;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被废徙蜀,死于道中。文帝死后,景帝继位,终于爆发了“七国之乱”。

202122phn021_01
历史故事壁画──刘邦立汉,河南郑州新密复建老县衙。(图片提供:聂鸣/FOTOE)
202122phn021_01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同姓王,发动了一次大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曾在长安参加朝会,与汉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下棋时发生争执。由于刘贤态度相当恶劣,而且无礼耍赖,被刘启以棋盘击杀,自此双方结下血海深仇。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要削吴王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联合发动这场叛乱。

 

刘濞发兵20万,号称50万,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联络,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西向,进攻到河南东部。景帝惶恐,腰斩晁错,希望息事宁人,令刘濞退兵。但刘濞不但不退兵,还声言要夺取皇位,景帝才下定决心以武力平叛。他命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3个月,就击败叛军。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其余六王皆自杀,七国尽被废除。

 

景帝死后,武帝继位,要进一步削藩,主要有两招:一是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以推恩之名,为稀释政策披上仁孝的外衣,而行削藩之实。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他兄弟也要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即嗣王须让出一半的疆土和人民,分给其余兄弟。如此几代之后,王国不断变小,就会变成国将不国,消灭于无形;另一招是任用酷吏严惩违法的诸侯王,治其罪而废其国。例如淮南王、齐王、燕王,皆因过失而被取消封国。到汉武帝时,通过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此后,汉朝才最终完全承袭秦朝的郡县制。

202122phn022_01
汉武帝雕塑,茂陵博物馆。(图片提供:李军朝/FOTOE)
202122phn022_01

西晋分封诸王变军阀

西晋是个短命而分裂的王朝。当初曹丕鉴于东汉亡于外戚专权、州牧割据,故他篡汉称帝后,严防太后临朝,取缔王子分封,不料这又使到曹魏皇室孤立无援,最终被司马家族篡位。晋武帝篡魏为帝后,大封宗室27王国,大国2万户,拥兵5000人;次国1万户,兵3000;小国5000户,兵1500百人。诸王要成为皇室的藩屏,因而可以在领地内维持强大的军备,在军事上独断专行。更有甚者,武帝为了提高诸王的权力,将州郡长官指挥下的军队都裁撤了。如此一来,州刺史、郡太守都只是纯粹的文官而已,令诸王形同割据一方的军阀,最终导致八王之乱。晋武帝短视自私,分封宗室,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可谓自取灭亡。实践证明,分封制不但不能保卫皇室,反而导致同室操戈,骨肉相残。这是人性的弱点造成的:在困难时能精诚团结,但到收获成果时却反目为仇。当持续了16年的“八王之乱”结束时,西晋已经濒临覆灭。

202122phn023_01
晋武帝司马炎像,《历代帝王图》局部。(图片提供:FOTOE)
202122phn023_01

明朝藩王叛乱屡见不鲜

朱元璋总共封了26个王,封王的数量确实可观,只比晋武帝少封1个。藩王领有的城池相当多,也拥有不少军队,少则3000人,多则19000人。洪武九年(1376年),平遥县训导叶伯巨上疏朝廷,认为分封诸王土地太多,恐怕将来尾大不掉。叶氏此言,合情合理,完全是站在维护明朝长治久安的立场说话,可谓用心良苦。不料,朱元璋览奏大怒,认为这是离间朱家骨肉之情,将他逮捕下狱,被活活饿死。朱元璋为了确保自己死后,子孙稳坐江山,于是有计划地将功臣宿将,诛锄殆尽。由于诸王手握重兵,一旦国家遭遇内忧外患,就没有良将保卫社稷。朱元璋死后,朱棣便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上夺取天下。靖难之役打了4年,百万军人牺牲,明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来,还陆续发生藩王叛乱之事,如朱高煦反叛明宣宗、朱宸濠反叛明武宗就是典型例子。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数千年历史反复证明,分封制必然导致国家动乱,生灵涂炭。

202122phn024_01
明成祖朱棣雕塑,天津博物馆展品。(图片提供:聂鸣/FOTOE)
202122phn024_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2年04月1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