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武夷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原因

30003ph001
武夷山大王峰
30003ph001

武夷山,集历史文化、名胜遗迹、山水美景、自然生态于一炉,是中国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福建的西北部。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武夷山文化遗产是多元的,其历史是悠久的。早在四千多年前,武夷山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闽越族”文化,在丹崖壁上遗存的“架壑船棺”,距今已有近四千年之久。二千年前的西汉闽越王城,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称为:“消失文明的历史见证”;八百年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继孔子之后,在武夷山创立的新儒学体系──朱子理学,使武夷山成为中国继泰山之后的又一座思想文化名山。“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是中国著名学者蔡尚思对武夷山文化在中国古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历史评价。武夷山的摩崖题刻文化、儒释道三教同山文化、饮誉中外的茶文化,均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同时,武夷山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民俗文化,展示了多元发展的风貌。归纳起来,武夷山拥有以下七大文化遗产:四千年架壑船棺文化、二千年闽越汉城文化、八百年朱子理学文化、多元的摩崖题刻文化、世界的武夷岩茶文化、儒释道三教同山文化、独特的武夷民俗文化。

bulb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复合遗产三大类。

bulb

全球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人与生物圈计划(简称MAB)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而生物圈保护区是MAB的核心部分,具有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教学、培训、监测基地等多种功能。中国于1972年参加此计划,一直是“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的理事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有二十多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卧龙、鼎湖山、长白山、梵净山、武夷山、神农架、锡林郭勒、柏格达峰和盐城等。

bulb

“架壑船棺”

在武夷山的大藏峰、白云岩、大王峰等处,迄今尚遗存有架壑船棺与虹桥板等古物。所谓“架壑船棺”是古时聚居在武夷山一带古越族人葬俗的遗物,一种外形奇特的棺柩。船棺外形分两类:一类为两头翘起如船形,一类方形其状如盒,俗称“函”。所谓“虹桥板”,也就是用来支架船棺或架设栈道的木板。

30003ph002
武夷山大藏峰的金鸡洞悬棺遗存
30003ph002

古闽越人的船棺

武夷山先民是古闽越族人。闽越人善游泳、能舟楫、精渔猎。他们把棺木做成船形,并命名为船棺、仙舟,说明他们与水和生存工具舟楫,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武夷山雄秀峻拔的丹崖间悬挂着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早在1,400年前的南朝,奉使入闽的文字学家顾野王,在称颂武夷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同时,就有武夷山“半岩有悬棺”的文字记载。武夷山的悬棺分布很广,据《武夷山志》记载,除“大王峰升真洞外,大小藏峰、鼓子峰、金鸡洞诸处皆有之。”1973年9月,由山北观音岩顶取下的船棺,经文物考古部门鉴定,确定其材质为楠木,并把它定为“武夷山船棺1号”。据鉴定,武夷山1号船棺残长为3.54米,宽0.54米,高0.78米。经北京大学“碳-14测年”,为距今年代3,840±90年,树轮校正为4,198年。由此可以确定武夷山的悬棺,已有四千年的悠久历史。悬棺葬俗在中国流传很广,在国外如印尼也流传着这种葬俗,但以武夷山的架壑船棺历史最悠久,形制最古朴,最具代表性。武夷山被学术界认定为中外悬棺葬俗的发祥地。架壑船棺是武夷山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古代文化遗产。

30003ph003
武夷山小藏峰上的虹桥板
30003ph003

朱子理学发源地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这是著名学者钱穆先生对朱熹的评价。朱熹是中国古代继孔子之​​后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集孔子之后历代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了新儒学的思想体系,统称为朱子理学。朱熹在武夷山为学、研读著述,讲学前后近六十年,著作七十多部。他所涉及的范围甚广,对诸子百家、孔孟典籍、程朱理学、佛老禅道、天文地理、诗书六经,无不探研;他的视野极其开阔,理气心性论、宇宙论、格物致知论、圣人难为论、天理人欲论、道心人心论,及至禅学、经学、史学、文学都有著述。他的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太极图说解》、《资治通鉴纲目》等。其中朱熹倾其半生精力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作注的巨著《四书集注》,被元代皇帝诏令为国家科考的主课,明、清两朝仍承继之,直到废除科考为止。

 

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形成,与武夷山的人文地理因素密不可分。武夷山理学应首推北宋的杨时、游酢。他们在被誉为“程门立雪”拜师求学之后到武夷山,与寓居武夷山理学家胡安国,以及胡宁、胡寅、胡宏等名贤切磋学问,研讨理学。他们的著作什丰,杨时着有《四书解义》等多部著作。胡安国的《春秋传》被宋高宗等钦定为科举范本。而游酢晚年则在武夷山的水云寮读书著作,传播理学,终老于斯。在武夷山隐居的还有崇安籍的理学家刘子翚、刘勉之和胡宪。朱熹的父亲去世后,把朱熹托孤给他们教养。武夷山理学人文环境,为朱子理学的形成,营造了浓郁的社会环境氛围。外因在朱熹的心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朱熹从小追随刘子翚在五夫、武夷山读书受教、苦读经书、潜研二程理学、接受刘子翚、胡宪等理学家的言传身教,为以后集理学之大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ulb

“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30003ph004
朱熹创立的武夷精舍
30003ph004

西汉闽越王城

在武夷山南麓的兴田镇,静卧着一座已沉睡二千多年,而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它就是西汉闽越王城的所在地。据明代《建阳县志》载:“闽王城,在崇文里,地名城村,周围有土堆如城。其中平坦,故老相传为王殿基。外有水田环绕,乃旧城壕,按旧志王审知筑城建寨于此。”西汉闽越王城的创建地址经过精心的选择。古汉城遗址,跨越三座连绵山丘,依山峦起伏之势筑成,西高东低,逶迤而下,气势恢宏,错落有致,城垣建筑,就地取材,用版筑夯土夹杂瓦石筑成,十分坚固。西南的乌龟山,有夯土台基遗迹,乃控制全城的制高点,设有烽火台,传递敌情信息。城的西北高台是“瞭望台”遗迹。城的东、北两面凭借崇阳溪,提供天然防卫,像条天然的护城河。古汉城不仅依山傍水,形势险要,选址精到而布局十分完整和合理。

30003ph006
古汉城遗址
30003ph006

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出现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闽越族是福建土生土长的民族。闽越族既保持福建远古的文化,地方的风俗、宗教信仰,又吸收中原的一些先进文化,创造了独具福建特色的地方古文化。就建筑文化来说,闽越王城既继承本土的传统建筑特点,又吸取中原先进的汉代建筑风格。这种大型宫殿建筑群,在全国各地汉代城址中,属于首例,而建筑用材的讲究,瓦当文字和纹饰的茂美和多样,更属难得。从出土的品类繁富、品种众多的鐡器、陶器、酒器、青铜器、大麻、亚麻、丝绸、棉布等纺织品,以及龙纹镜、鸟纹钟、伞柄、盖弓帽、装饰品等生活用品,可以看出西汉时期闽越族的农耕文明、陶器文化、酒文化、青铜文化、服饰文化以及“饭稻羮鱼”的饮食文化十分发达,而且独具闽越族“水行山处”的地域特色。

30003ph005
闽越汉城东城门遗址
30003ph005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01月0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