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台湾的风光有多美?

30067ph025
桃园县大溪镇和平老街
30067ph025

大溪老街

大溪是位于台湾桃园县东南方的大汉溪中游一处河阶台地,它是大汉溪从山间流出后在此转道向北,在两岸的丘陵间日积月累切割而成。清乾隆年间,此地始有汉人开垦发掘,并与当地的原住民泰雅人买卖交易。后来,有富商家族闻讯至此,巧借大汉溪通畅的航运大做木材、米、盐等生意,果真是财源滚滚达三江,之后,大溪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交易重镇,商贾密集往来频仍,鼎盛一时。

 

大溪老街的精髓集中在和平路、中山路和中央路上的三条街屋,其周遭洋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日据时代的1919年,大溪老街镇上作出了大规模的改建,许多商家以石材精雕细刻出欧洲风格的拱门梁柱及繁复的浮雕图案,现今大溪老街上林林总总的巴罗克式建筑,即是其时的写照和产物。从清朝以来至今,濒临大溪古码头的和平路老街即是大溪最为繁华的地段,两旁熙攘的街道全为“大正式”牌楼,立面无一不具有浓郁的巴罗克建筑风格。上面的立体浮雕多取自四季水果、松树长青等具有吉祥意味的图案,充满中国韵味。而几经时事变更后,这里显赫一时的老屋多已凋败衰落。所幸,那些曾极尽奢华的老屋立面仍保留完整。

30067ph026
桃园县大溪镇和平老街
30067ph026

集集小镇

在台湾南投,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朴小镇,这是台湾名见经传的集集小镇。史载:清乾隆三十五年以前,距离日月潭不远处的这个集集小镇仍为荒野之地,及至乾隆三十六年始,方有福建漳州府人在此奋力开荒种植,田园兴盛,后闻讯涌入者渐增,“集集”一名由此而来。光绪元年该地曾设集集堡,日据时代又改为集集街。1945年台湾光复后,遂将之归属台中县;1950年施行地方自治,该镇被划归南投县。早于1919年,即二十世纪初的日据时期,日本人为建日月潭发电场,方便运送工程材料物资而修建一条集集铁路,电厂落成之后铁路又改为客货两运,可顺势搭载沿途的旅客,以及当地的水果、木材等。这条著名的集集铁路支线的中心点即为集集火车站,而彼时的集集小镇正是不可或缺的地方行政中心。以前集集小镇上的居民家里鲜有钟表这类奢侈物件,于是,他们就倚靠火车站这里的钟表报时来知悉时间,长此以往,集集小火车站便与这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以后的漫长日子里,集集小火车站便成为当地的显著地标。

30067ph027
集集小镇的铁路
30067ph027

浩淼淡水

在台北之北的淡水小镇,流淌着自台湾北部山区的新店溪与基隆河交汇而成的悠悠淡水河,而在淡水河的绵绵尽头,便是那浩渺无际的苍茫大海了。世人所谓的淡水之美,通常是指在这浩浩汤汤的淡水入海口处,于海水共长天一色之中,可深深凝望缓缓隐没的夕阳。慕名而来的各色人等喜欢集结在淡水河口的渔人码头处“近水楼台”地观看夕阳,而每当人声达到最鼎沸时,这里夕阳的观赏性更达到了极致。乘着渡船缓缓漂浮在淡水河之上,及至浩淼开阔的入海口时,猛然间涌来的海风酣畅淋漓地吹拂着面庞,登时,人们会领略到一种奇妙无比的超然境界,天人合一,宠辱皆忘。

30067ph029
淡水河口渔人码头的夕阳,是不能错过的美景
30067ph029

铿锵花莲

花莲县位于台湾东部海岸的狭长地带,东临浩淼的太平洋,西靠险峻的中央山脉,为台湾面积第一大县。而他们这里所谓的花莲,其实是太鲁阁大峡谷的简称。这个被当地人推崇有加的太鲁阁大峡谷位于台湾东部花莲县之西北,其险峻的峡谷深壑、危崖断壁足令人望而生畏。太鲁阁是当地原住民的发音,意为“伟大的山脉”。建于1986年的太鲁阁公园囊括了太鲁阁峡谷、立雾溪流域及中横公路沿线等几处最极致的风景地段。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的公路──中横公路在进入立雾溪峡谷后,猛然在燕子口段峡谷处变窄,奇观迭现。虽然从燕子口至靳珩桥的步道不足500米,但却可饱览峡谷间最惊险的景致。在这里,随处可见台湾老兵同大自然不屈抗争的痕迹。1955年,这些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老兵开始了漫长艰辛的修路“战役”,他们一斧一锤地在险峻的峭壁中日夜鏖战,硬是在悬崖间开凿出一道长近二百公里的盘山路──中横公路。工程历时四年,二百余人为此付出生命。虽然头顶不时有足可毙命的大小碎石滚落,但在四处设立的规避滚石的天网围栏庇护下,还是可以在先人开好的步道上闲庭信步一番。作为太鲁阁峡谷的尽头,天祥这片辽阔的谷地为原住民泰雅族的聚集地,后为纪念南宋名臣文天祥而得名。在台湾,岳飞和文天祥那些荡气回肠的诗词似被引用吟咏得最多。在这里的文天祥纪念公园里拾级而上,可见端立肃穆的文天祥雕像和石碑。

30067ph030
花莲段太鲁阁大理石大峡谷令人震撼
30067ph030

怡然猫空

驱车经台湾政治大学前的文山区指南路再往山坡上行走,约有半个多小时,即可见一大片恍如世外桃源般的山间乐土,这就是蜚声岛内外的“木栅猫空观光茶园”,而那些常来常往的品茶之人更喜直呼之为“猫空”。偌大的“猫空”原为一处地质松软的小溪谷,在河流经年累月的冲击下,形成一片坑坑洼洼的河滩地,用闽南话称之音即为“猫空”,后来叫的人多了,“猫空”便索性成为这一片神奇土地的代名词。遥想1895年,清朝一代茶师张乃妙已慧眼瞄准了“猫空”一带,究其缘由,是因此地与其盛产茶叶的故乡福建安溪的地形与气候旗鼓相当,于是,他便带领当地人借助“猫空”的肥厚土壤和清澈水源,以栽培品质最为上乘的铁观音茶。当年张乃妙从安溪引进铁观音种植起至今,“猫空”地区的种茶史已长达一百多年,这里茶树的栽植面积约有一百公顷,年产茶叶六万公斤。大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伊始,“猫空”的部分茶农又开始在茶园旁就势建起茶坊,现今依山而立的各类大小茶馆已有七十多家。

30067ph031
三墩石茶壶博物馆原是品茶的茶坊及餐厅
30067ph031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01月0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