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台湾有哪些宝贵的历史遗迹?

30067ph017
张学良台北旧居
30067ph017

张学良与禅园

在当今的台湾,似乎已很少有人关心和了解曾是少帅张学良被软禁之地――“禅园”了。相较于许多人头攒动的知名景点,这个如今已改作花园景观餐厅的禅园甚至有些门庭冷落。这个在阳明山半山腰上潜伏得很深的禅园确实不易找寻,直到今天,这里似乎依然是人迹罕至。这座位于台北北投幽雅路34号的百年日式古木建筑,地处北投地热谷大屯山凹的制高点,其朴质无华的小门上只写有淡淡的“禅园”二字,倒是旁边一块木制题匾上所书“张学良少帅旧居”的字样能让路人警醒瞠目。穿越小门,顺着木梯沿山势直下,便来到当年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软禁之地。绿荫掩映间,只见一座静谧的小楼幽然伫立其中。

30067ph016
张学良像
30067ph016

孙中山与梅屋敷

台北的中山北路一段46号是大隐于市的“逸仙公园”所在地,珍贵的国父史迹纪念馆默然独立其间。逸仙公园的正门处,只见端立有庄重古朴的中式牌楼。园内,花草繁茂葱茏,池水碧绿如镜,不时还有假山、回廊、碑亭等应景杂物点缀其间。而在枝叶扶疏的黑松、罗汉松、葫芦竹等常青树木的映衬下,最惹眼的竟是蓊郁的龙柏,它是1987年蒋经国亲手所栽种。这个小巧精致的逸仙公园藏匿在熙攘嘈杂的台北车站后约半公里不远处,是孙中山1913年第二次来台湾时下榻的旅舍(原名梅屋敷),也是台湾至今唯一留存的孙中山革命遗迹场所。史载,孙中山一生中曾有三次来台,分别为1900年、1913年和1918年。其时1900年9月24日,孙中山从日本神户经马关赴台。尽管在当局的严密监视下只停留短暂的42天,但孙中山仍借此行马不停蹄地传播革命思想,后其革命影响在台深深植根。1912年,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继任。翌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离开上海奔赴广州,策划讨袁之事,当闻知广州局势有变后,孙中山第二次来台。其时,正遭遇通缉的孙中山由台湾总督府派员接待,其下榻的地点正是建于1900年、由日本人经营的“梅屋敷”旅馆。因日本殖民当局监控严密的缘故,孙中山此次在台的停留时间更短,仅有区区10个小时,但期间,他仍秘密会见了台湾同盟会的会员,意欲倒袁不辍。据说,该旅馆亦为当年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与孙中山商议政情的场所。1918年6月,孙中山由广州搭船经汕头,再转乘“天草丸”号于7日抵达台湾基隆,但因日本殖民当局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极尽阻挠之能事,孙中山身不由己,无奈之下只在台逗留一小时,后改乘“信浓丸”号前往日本。就这样,台湾在孙中山关注、殷切的视线中逐渐远去。现时的梅屋并非当年的原址处。时光漂流荏苒,梅屋敷也已几经变迁。

30067ph023
1905年的孙中山,时年39岁
30067ph023
30067ph022
台湾仅存的孙中山来台住址梅屋敷,现为“国父史迹纪念馆”
30067ph022

台北之家

位于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二段的台北之家,前身是美国驻台领事馆,风雨经年,坎坷数载,命运多舛。史载:这座颇具美国南方殖民时期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26年日据时期,一直沿用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及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两国宣战,该领事馆的业务也随之骤然停止。直至1946年4月,此建筑物才重新开启,并仍作为美国驻中华民国的台北领事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京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国民政府于12月7日迁往台北。12月30日,美国将台北领事馆升格为美国驻台北总领事馆。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重新援助台湾,除重新派驻“中华民国”大使外,还将总领事馆移设别处,原领事馆的建筑物遂改为美国海军武官处。其后,这里又正式改为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的大使官邸。在1979年1月1日美国与台湾断交前,这里先后曾是六位美国“驻华”大使的在台居所。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访台期间就住在此地。随着美领事馆撤离台北,实为“美国之家”的台北之家也关闭。1997年2月,这个曾经热络异常的昔日美国领事馆建筑掀开了命运的另一章,它被台北市政府指定为三级古迹,经由台积电文教基金会赞助新台币六千万元后整修一新,再委托台湾侯孝贤导演担任理事长的“台湾电影文化协会”掌管,并被命名为主打电影文化艺术的“台北之家”,而原美国领事馆旁侧的车库及发电机房也改建为声誉渐隆的电影主题馆──“光点台北”。2002年底,立志提升台湾电影的“光点台北”主题电影馆在台北之家立足,其时正处低谷、萎靡不振的台湾本土电影,不由得为之一爽。

30067ph020
位于台北市中山区中山北路二段的台北之家,前身是美国驻台领事馆(Clara Lee摄)
30067ph020
30067ph021
色彩斑斓的时尚屋除了兜售林林总总小物件外,也不忘延续电影的主题,店上方张贴着中国著名导演的群像(Clara Lee摄)
30067ph021

温泉博物馆

台北素有“泡在温泉中的城市”之谓,而距台北市十多公里、有百多年温泉开发史的阳明山麓的北投镇更有许多饶有意味的去处,那里热气笼罩的温泉密如雨织,新颖别致的温泉旅舍比比皆是,北投温泉区堪称是世间最美丽的温泉乡。而北投溪边的温泉博物馆又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北投温泉的历史可追溯至大约三百年以前,当时这里还是个寸草不生、地热如炙的蛮荒之地。潺潺流淌而过的北投溪,其主源头为大屯火山群的地热谷地带,故使得这里终年蒸气缭绕,硫磺味熏人鼻目,显得格外诡谲莫测。此情此景,令原住民凯达格兰族的北投社人心生敬畏,遂将此地称为“PATAUW”,意为神秘的“女巫”,译成汉音即为“北投”。史载:1894年,德籍商人奥利在台湾的北投意外发现了温泉,登时欣喜有加,后在此首开温泉俱乐部以助兴。随后的1896年,即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翌年,日本商人平田源吾来此,并深深折服于北投热气蒸腾、婀娜旖旎的良辰美景,流连忘返之余,又破天荒地在此处开设温泉旅馆“天狗庵”。从此,名目繁多的或官方或民间开设的温泉旅舍和浴室在北投落地生根,一发而不可收。

 

市长官邸

位于台北徐州路46号处的“市长官邸”,是一栋极具特色的“和洋混合式”屋邸,其历史可追溯到台湾日据时期的1940年,当时许多建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日式遗痕,同时又因“明治维新”后西风东渐的缘故,这种杂糅混搭即成就了所谓的“和洋混合式”建筑。1994年以前,包括李登辉、黄大洲等在内的历任台北市市长均在这里居住过。及至1995年陈水扁任市长搬到了民生东路后,“市长官邸”的诸多行政功能始被废弃,而空余的主体建筑也就成了过往历史的象征。1996年元旦,市长官邸首度对外开放,成为专供普通市民参观浏览的景点。至同年3月,“市长官邸”又改弦更张,重新定位为“官邸咖啡屋”──即涵盖音乐及文学等展演的艺术场所,从此,民众趋之若鹜。

 

红楼

在汇聚着新一代流行文化的台北西门町徒步街区的西侧,可依稀望见一幢两层楼高的红砖古朴八角洋楼,即使貌似茕茕孑立静默不言,它的超然物外与卓尔不群也令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继而想探个究竟。这就是承载了百年多文化艺术历史的台北“红楼”。早在1904年以前,台北“红楼”还是官方兴建的示范性公营市场,后被拆除,再经建筑师近藤十郎的精心设计,重新改建而成。“红楼”的整体建筑于1908年12月落成,时称八角堂。1949年,独具慧眼的上海名贾陈惠文等人承租八角红楼,随后将之易名为沪园剧场,并在剧院的二楼添加戏台和三百多个座位,主打京戏。两年之后,陈惠文突发奇想将沪园剧场改作红楼书场,以期此称谓能与这里的红砖洋瓦相呼应,而期间上演的“桥段”也顺势从经典京剧转为说书、相声等传统门类的通俗艺术。1963年,当电影在台湾日益深入人心时,红楼亦再次摇身一变,改称为红楼电影院。2000年7月的一把大火又将红楼八角堂后的十字楼焚毁殆尽,两年后经过重修,“红楼剧场”方得以重出江湖。自2007年伊始,红楼方渐入佳境,由台北市文化基金会掌门,特开辟八角楼内二楼剧场、中央展区、百宝阁、精品区、红楼茶坊、十字楼直段的16工房、河岸留言展示厅及北广场的创意集市、月光电影院、露天咖啡区等区域,自此,红楼又重换新颜。

30067ph024
1908年建的西门红楼,是现今台湾所保存最古老完整的三级古迹市场建筑物
30067ph024

邓丽君墓园

台湾歌手邓丽君的名字早已超越时空本身,继而幻化成一个深邃凝重的文化符号。遥想约四十年前的大陆,耳鼓充斥着革命歌曲的人们,突然被一种闻所未闻的咏叹爱恨情仇的绵软歌声击倒,这歌声的始作俑者便是邓丽君。但在那时候,邓丽君也有被人曲解和鄙夷的,她的很多歌曲都被定性为“黄色歌曲”,成了公开为国民党反攻大陆呐喊招魂。尽管如此,邓丽君的歌声在大陆仍是一如既往的愈唱愈响。邓丽君从未踏足祖国大陆,但在这里,她早已赢得了难能可贵的“十亿个掌声”,无人可与之匹敌。1995年5月8日,42岁的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因哮喘病发身亡。同年5月11日,她的灵柩被运抵台湾,28日下葬到金宝山的墓地,从此长眠于此。因邓丽君原名邓丽筠的缘故,她的墓地就有了个亲切典雅的名字──“筠园”。筠园坐落在离台北市区较远的金宝山一带,邓丽君的墓是一个长方形的黑色大理石棺冢,棺盖上雕铸着邓丽君的卧像,她双目微阖,双手交叉于胸前,端庄凝滞,安然闲适。棺盖右侧的一块巨石上,刻有宋楚瑜的题字“筠园”。在棺盖的正前方,则嵌有邓丽君青春年少时的甜美照片,她正绽放着天使般的笑容,恋恋不舍地深情凝望人间。

30067ph018
邓丽君的墓是一个长方形的黑色大理石棺冢,棺盖上雕铸着邓丽君的卧像
30067ph018
30067ph019
邓丽君旧照
30067ph019

九份

在依山傍海的台北县瑞芳镇九份,昔日曾是台湾的采金中心,有亚洲金都之谓,但盛极而衰之后,人群大量迁徙外流。上世纪八十年代,九份老街的寂静终于被喧嚣鼎沸的人声打破。电影《悲情城市》的热播让九份名声大噪,这个因淘金而兴,又因淘金而衰的滨海小镇,终于开始了从黄金导致的资源枯竭转向由旅游带动的新一轮淘金运动。九份打着怀旧招牌的各类小铺颇多。有人说,九份小镇的转型是成功的,是资源型枯竭城市走向复兴的一个成功案例,但亦有人说,一系列商业化的建设破坏了小镇的宁静和质朴,是败笔。诚如这里张贴的一则楹联所说,“今日九份客到来,当年黄金梦已远。”在惊奇的欣喜或是悲凉的叹息间,九份小镇的古老传说的确是离世人愈来愈远了。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01月0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