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透视法门寺地宫构造

20122phn001_01
法门寺地宫(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20122phn001_01

“地宫”,顾名思义就是地下宫殿,亦即人死后在冥界所居之宫室。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发展的需要,也逐渐接受了中国的传统习惯,按照中国传统的埋葬方式瘗埋舍利,并把舍利放置于塔下的空间叫“地宫”,塔上层的空间叫“天宫”,介乎于二者之间的叫“天地宫”。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地下基础大都是夯打坚实的地基,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而塔的结构除了地面上的塔体外,在地下还有一部分特殊构造:地宫,也称为“龙宫”或“龙窟”。这一部分特殊的构造,是其他宫殿、坛庙、楼阁等建筑所没有的。在印度,舍利只藏于覆钵形的塔内,而传到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的深葬制度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地宫这一种形式。凡是建塔,大都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地宫,以埋藏舍利和放置供养器物。这与中国帝王陵墓的地宫相似。初唐时,地宫一般只是砖石结构的简单地室,葬具简易,供养品很少。至中、晚唐,地宫形制就分为较简单的民间供奉和趋于豪华的帝王供奉。

 

法门寺地宫由来已久,因其为真身宝塔的一个组成部分,总的称呼是“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它是佛舍利的瘗埋和供养之所,体现了中印两种不同的瘗埋方式的结合。考证有关史料,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的建设非自唐始。元魏二年(公元494年)大将军淮安王拓跋育开启塔基,供养佛指舍利。这说明元魏之前法门寺有寺有塔,塔下有地宫。宋徽宗时代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八载:“凤翔府岐阳镇法门寺塔,葬佛手指骨一节,唐宪宗盛仪卫迎入禁中,韩吏部表谏者,塔下层为大青石芙蕖(荷花的别名),工制精妙。每芙蕖一叶,上刻一施金钱人姓名,殆数千人,宫女姓名为多……所葬佛指骨,置金莲花中,隔琉璃水晶匣可见。予宣和中过之,有老头陀言,旧多宝器,唐诸帝诸王施以供佛者,尽为权势取去,尚余二水晶兽环洗,亦奇物也。”

20122ph020
法门寺地宫剖面图
20122ph020

明隆庆年间塔崩,《扶风县志》中曰:“启其藏视之,深数丈,修制精工,金碧辉煌,水银为池,泛金船其上,内匣贮佛骨,旁金袈裟尚存。”民国年间,朱子桥重修法门寺塔。

 

法门寺唐代地宫的建制模拟帝王陵寝,坐北向南,其形状略呈长“甲”字型,为盝顶窑洞式石质建筑。全长21.12米,宽约2.5米,面积为31.48平方米,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及秘龛七大部分组成,以四重石门相隔。

20122ph021
法门寺地宫前室
20122ph021

这座地宫是目前发现最大的佛塔地宫,其规格模拟唐代帝王陵墓形式,却又高于帝王陵墓(地宫有前、中、后三室,而目前发掘的唐代陵墓中等级最高的懿德太子墓仅有前、后两室),地宫顶部为斜角平顶式(盝顶),以区别于唐代墓室的穹庐顶,极具佛教建筑特色。

20122ph022
法门寺地宫中室
20122ph022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10月2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