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谁人开凿乐山大佛?

30004ph035
乐山大佛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
30004ph035

乐山大佛名闻遐迩,并于1996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究竟是谁人开凿这座顶天立地的巨佛?由于年代久远,现存多种说法,较有史实佐证的为唐《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载:“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水险……作古佛像”。佛像是于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凌云寺的僧人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召集人力、物力修建。海通禅师圆寂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

 

相传,佛像动工后,那时嘉州新任地方官,爱财如命。他打听到海通募化了许多银子,就带着一群衙役来到凌云山上,索贿营造经费,海通面对贪官,大义凛然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酷吏一再逼迫,海通也说到做到:“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然而,海通生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宏愿,不久,就圆寂归天了。以后,石青等老石匠也相继去世。后来,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和西川节度使韦皋相继捐献薪俸相助,朝廷方面也下诏赐款资助。继承了海通和石青的事业,组织人力物力继续开凿。人们为了纪念海通,就把他当年住过的山洞叫做“海师洞”。至今,洞内还有一个盘膝而坐、神情坚毅、手托盛眼珠的玉盘的海通塑像。

30004ph037
乐山大佛是凌云寺的僧人海通禅师发起修凿的
30004ph037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并非是石窟艺术)。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黏接。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大佛的双耳以木柱作结构,究竟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

30004ph036
乐山大佛的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
30004ph036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褶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

 

大佛两侧的岩石是红砂岩,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软,是很适宜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蚀、风化。乐山大佛在近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维修。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更是饱受自然风雨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政府拨专款对佛像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维修,1982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前后,政府又拨款对大佛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的全面“体检”。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10月1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