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考古学家?

20107ph054
李济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20107ph054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大地上便兴起了一股考古热潮。在发现大量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著名考古学家。

 

李济

李济(1896年7月12日—1979年8月1日),字济之,湖北省钟祥县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最早独立进行田野考古工作的学者,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于1924年已开始从事田野考古,赴河南新郑对春秋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清理。1926年主持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自行主持的考古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的序幕。1929年开始主持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工作,经过十多次的发掘,收集了大量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在开展田野调查发掘的同时,李济也注重对田野考古人才的发现与培养,这不但使他所领导的安阳殷墟等项发掘逐渐走上科学的轨道,而且也造就了中国第一批田野工作水平较高的考古学家,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学术上,李济主要是以殷墟发掘资料为中心,进行了专题和综合研究,尤以对殷墟陶器和青铜器的系统研究最为突出。

 

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早年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后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旅居日本,潜心研究甲骨文、金文和中国古代史。

 

郭沫若对甲骨文的研究始于1928年。1929年便先后出版《甲骨文字研究》和《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从甲骨卜辞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商代社会,如古代婚姻发展、天神上帝观念的起源、奴隶、天文历法、农耕生产、货币贸易及音乐艺术等,涵盖了商代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问题。1933年出版的《卜辞通纂》和1937年编辑的《殷契粹编》,对甲骨文进行了系统的编排和考释,受到学术界极大的重视,至今仍是甲骨学和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郭沫若在金文和青铜器的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树。他科学地概括了中国青铜器时代的发展,并进行了初步分期;创造了标准器断代法,开创性地把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应用于商周青铜器研究,取得了突破的进展。郭沫若大胆地将新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对古代历史和文物考古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大胆创新的精神,更值得学习。

20107ph055
郭沫若对研究甲骨文、金文和青铜器均有建树
20107ph055

裴文中

裴文中(1904年3月5日—1982年9月18日),字明华,河北省滦县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主要从事地质、考古和古人类的研究工作。

 

裴文中是周口店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自从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后,裴文中便与周口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31年起,他首次通过研究,确认了北京人遗址石器、烧骨和用火灰烬的存在,从而明确了北京人的文化性质,将北京人的研究正式纳入到考古学的范畴。1933—1934年,在他主持之下,又对山顶洞人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晚期的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为周口店北京猿人的进一步研究积累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直到去世前,他还在对历年发现的北京人的大批石器进行全面的研究。此外,他还发掘了广西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山西襄汾丁村遗址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四川资阳人化石地点等。裴文中一生致力于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20107ph056
裴文中发现北京周口店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20107ph056

贾兰坡

贾兰坡(1908年11月25日—2001年7月8日),河北省玉田县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1931年考入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参加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1935年,接替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发掘。1936年11月接连发现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周口店具体领导和多次主持了新的发掘,并对北京人文化的性质、时代和北京人的生活环境等问题深入研究,为北京人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贾兰坡还主持了丁村遗址、匼河遗址的发掘等,并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主持了西侯度文化、峙峪文化和许家窑人遗址的研究工作,为华北旧石器文化序列的排定奠定了基础。七十年代初,他提出华北旧石器存在两个以上的不同文化传统,并指出中国、东北亚和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华北,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关注。

20107phn005_01
贾兰坡是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图片提供:王琼/FOTOE)
20107phn005_01

夏鼐

夏鼐(1910年2月7日—1985年6月19日),字作铭,浙江省温州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夏鼐亲自参加或主持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如1935年春参加河南安阳殷墟发掘,1941—1942年参加四川彭山东汉和六朝崖墓的发掘,1944—1945年对甘肃敦煌、宁定、民勤、武威、临洮、兰州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代至唐代遗址和墓葬进行调查发掘,1956—1958年主持明十三陵定陵的发掘等。通过实地考查和发掘,夏鼐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如1945年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的结论,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正确排序打下了基础;1950年第一次在安阳以外发现早于殷墟的商代遗迹,在地域和年代上扩大了对商文化的研究范围。

 

夏鼐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除自身考古方面的突出成就外,还为新中国考古队伍的建立及考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建国后他最早用科学的方法对遗址进行发掘,1950年在主持对河南辉县战国时代车马坑的发掘时,初次显示了新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技术水平,且在主持与领导的历次调查与发掘中,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为新中国造就出一大批考古人才。

20107ph057
夏鼐在中国考古工作上贡献良多
20107ph057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10月0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