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青瓷主要出自哪些窑系?

30028ph006
越窑的青瓷
30028ph006

越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越窑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准、产品品质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铸造了唐宋时期越窑的辉煌,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崇,代代传颂,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bulb

秘色瓷

古代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精品,简称“秘瓷”。所谓“秘色”,据宋人解释是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

慈溪上林湖地区作为越窑中心产区,迄今发现唐宋窑址一百七十余处。晚唐时上林湖窑场烧制出的秘色瓷,代表了当时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准,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并在上林湖设置“贡窑”大量烧制秘色瓷。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浙江省临安水邱氏墓等出土了许多秘色瓷,制作精致,造型典雅,釉色晶莹滋润,如冰似玉,为越窑青瓷之精粹。上林湖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还远销海外。北宋末期,由于各种原因,越窑青瓷渐渐消失于上林湖畔,部分制瓷工匠迁徙往浙南的龙泉,并且保留继承了这珍贵的传统制瓷工艺。

30028ph005
越窑的青瓷茶壶
30028ph005

耀州窑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是宋代主要窑系之一。因唐宋时铜川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在唐代,这里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中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金、元开始衰落,终于元初。耀州窑于神宗元丰(1078—1085年)至徽宗崇宁(1102—1106年)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此形成一个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包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有些微不同。

bulb

“宋代六大窑系”

北宋是中国制瓷业全面发展的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窑场,经过激烈竞争、淘汰、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一些名窑为中心的“窑系”。当时的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最为著名,因此被后人合称为“宋代六大窑系”。

30028ph004
耀州窑的青釉剔花瓷器
30028ph004

汝窑

汝窑,中国宋代著名瓷窑,创烧于北宋晚期,因其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汝州、宝丰一带),故名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被历代称颂,有“宋瓷之冠”美誉。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20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仅67件,珍贵非常。据考证,汝窑烧制始于盛唐时期。当时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方解石、钾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这里的陶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汝窑青瓷在宋代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北宋时期,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鼎盛时窑炉达到三百多处。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官窑”。“汝官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

30028ph003
汝窑的青瓷
30028ph003

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颗明珠。据国际著名陶瓷学家、日本贸易陶瓷研究会会长三上次男博士考证,龙泉窑创烧于五代,当时的龙泉手工业者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的制瓷经验,开始烧制青瓷,但此时期龙泉窑业规模不大,品质不高。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初具规模,大窑、金村、安福等地已发现当时窑址49处,仅大窑(琉田)村就发现北宋中后期窑址12处。

 

南宋时期,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窑、定窑遭战争破坏,以及越窑的衰落,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困,鼓励外贸,因之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品质不断提高,窑场达二百六十多处。其时,龙泉青瓷产品远销中国内外。到了元代,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龙泉境内瓷窑发展到三百三十多处,大窑村仍为龙泉窑系中工艺造诣最高之地。后期,随着阶级和民族矛盾加剧,严重影响青瓷的生产。

 

明初,龙泉窑再次兴盛,当时供奉皇宫、贵人用的器皿仍由“饶(景德镇)、处(丽水龙泉)等府烧造”。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成化、弘治(1465—1505年)以后,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海盗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大窑村、溪口村一带瓷窑纷纷关闭。至清初,窑场所剩无几。清中叶,仅剩南窖、瀑云埠头村、青溪孙坑村等地七十余座窑。

30028ph007
北宋龙泉窑青瓷──五管瓶
30028ph007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8月2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