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唐宫茶文化如何追求极致?

30013phn002_01
唐代茶具复制品(图片提供:李晓容/FOTOE)
30013phn002_01

中国历史上素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从深宫里的皇室到普罗大众,唐代饮茶之风盛行。根据不同阶层和群体,唐代的饮茶氛围形成了宫廷贵族、文人雅士、寺院僧侣、黎民百姓等不同的茶文化圈。其中,宫廷茶文化最显极致,也具有代表性,囊括了当时社会最上好的茶叶、最上等的水质、最精美的茶器和最高超的茶艺等。在唐代,茶不仅是奢侈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媒介。特别是为了体现君臣之间的融洽,宫廷茶文化总是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通过茶文化的浸染和传播,传递自然的意蕴。

 

唐代宫廷茶俗丰富多彩,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类型,就是煎茶、点茶、痷茶。唐宫饮茶方式最主要的也有三种:赐茶、宫人自娱性茶会和清明茶宴。与大唐民间社会流行的雅士茶、禅宗茶、世俗茶代表的淡雅与质朴不同,唐代宫廷茶俗代表精致、豪华和绚烂,不仅场面铺排、器皿精美,更重要的是对茶叶的追求可谓精益求精。

 

煎茶是大唐宫廷茶艺的典范,中唐开始宫廷普遍采用风靡全国的“陆羽饼茶煎饮法”。通过贮青、蒸青、粗揉、揉撚、中揉、精揉、干燥等工艺工序将鲜叶制成茶饼,又经烤炙、碾细、过罗,然后煮水煎茶。煎茶法又称煮茶、烹茶、煮茗。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痷茶最早亦称茶粥。这种饮茶方法是将茶倒入瓶子或细口容器中,用沸水冲泡,有的还将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配料同茶放在同一容器中煮成茶粥。根据陆羽记述,唐代痷茶在茶粥的基础上作了大幅度改进,已经不加佐料。画家张萱所作《明皇合乐图》对唐宫饮痷茶有着形象的记录,将茶末置入盆中,以汤沃之,以勺分之,以碗盛之。

30013ph020
西安街头的陆羽雕像
30013ph020

赠茶是唐代宫廷中的习惯和制度。唐代的赐茶对象十分丰富,不仅有王公大臣,而且还有皇帝喜欢的各界人士。唐代宫人茶会通常具有自娱自乐的性质,体现了轻松、闲适、清雅的特点。清明茶宴是大唐帝国宫廷清明节举行的最大宴请活动,王公大臣,皇亲贵戚,甚至外邦使者等都在出席之列,属于国家礼仪活动。清明茶宴的最主要内容是品尝明前茶,为此朝廷先后在宜兴和顾渚设立了贡茶院,并开辟了千里传递的贡茶路,称之为“急程茶”。清明茶宴的具体过程目前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妙曼的宫娥侍茶,如梦似幻的轻歌曼舞、金碧辉煌的殿堂、弥漫茶香等等,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其盛况亦可遥想。

30013ph021
唐代银鎏金盖罐
30013ph021

李唐王朝开始形成了贡茶制度,此后历代相传。据史料记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16个郡,规模空前庞大。唐代朝廷选择茶叶品质优异的州定额纳贡,有常州阳羡茶、湖州顾渚紫笋茶、睦州鸠坑茶等二十多州的名优茶。交通便捷,茶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主产区,也由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专业制作贡茶。由于贡茶是专供皇室朝廷饮用,所以不计成本,精益求精,新的高端品种不断研发,客观上推动了茶叶技术的进步。

 

唐以前的饮茶,属于粗放煎饮时代,是或药饮、或解渴式的粗放饮法。从唐以后,正式为细煎慢啜式的品饮,并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茶最早写做“荼”,经唐玄宗御批,将名称由“荼”字改“茶”字。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8月0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