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苏州为何又称“姑苏”?

0204phn001_01
苏州(图片提供:Shutterstock.com)
0204phn001_01

苏州,又名姑苏,是一座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最早在苏州建立都城的是西周的吴王诸樊,他在当地建立“吴子城”。继任的吴王阖闾又命伍子胥扩建这座城,因近姑苏山及姑苏台而称“姑苏城”。

 

伍子胥建城

远在商、周时期,苏州是吴国领土。当时中国西北周族太王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为了让弟弟季历继承王位,而离家南迁到今江苏无锡梅里一带,建立吴国,以今日的苏州为其辖地。春秋时期,楚人屡次侵扰吴国。吴王诸樊于是向东南迁徙,选取今日的苏州作为国都,命名为“吴子城”。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吴王阖闾即位,命伍子胥扩建姑苏城。伍子胥是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奢之子,因遭陷害逃亡至吴国,被吴王阖闾重用为大将。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开始建造姑苏城。吴国的都城原来方圆只有3里,经伍子胥扩建后,面积大了16倍,周长47里。这座新城经多次水土测量和观天才建成,设陆门水门各8个,以象征天之八风、地之八卦。城内宽广的街道和密集的水道纵横交错,城内有城,城外有廓,奠定了今天苏州城的城址及基本格局。

0204ph004
伍子胥像
0204ph004

奠定苏州城格局的《平江图》

北宋末年,苏州称平江府,是江南重镇之一。南宋年间,金兵南下,将吴中地区夷为平地。宋高宗赵构为避战火,拟迁都平江,于是下令按都城格局重建平江府。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新建的平江府已历百年发展,著名的《平江图》碑也在同年刻成。图碑完整地记载了南宋苏州城的基本面貌,其布局至今仍无大变动,许多地名也一直沿用。平江府略呈长方形,设计重点是利用水利条件,达到排污泄洪、军事防御的作用。城内布局严整,分内外两重城垣,设水门陆门各5座。6条南北纵向的水道,与14条东西横向的水道相互连结,并与城外水系相通;坊巷和民居则邻河而建。如是者水陆两道依傍而平行,格局有如两棋盘重迭在一起。《平江图》奠定了今日苏州的具体格局。但城市发展,人口日增,长方的古城不免变得拥挤,于是苏州人开始走出古城。现今苏州城的布局称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古城区,两翼分别指古城东面的苏州工业园和西面的高新科技区。

0204ph001
这幅《平江图》记载昔日苏州的繁华
0204ph001
0204ph005
当年壮观的胥门,早已化成颓垣
0204ph005

苏州历史故事

剑池之谜——阖闾墓在剑池下?当年,吴国铸造的剑名闻天下,称“吴戈”、“吴剑”。据说吴王阖闾是一名“剑痴”,他曾命著名冶炼家干将、莫邪夫妇采五山铁精,鼓风冶炼,铸成天下无双的“阴阳剑”。后来吴王死于吴越一役,其子夫差为他在虎丘山下修治陵墓,并以三千把生前爱剑殉葬。现出土的吴王夫差剑,虽已深埋地下二千余年,仍锋利异常,可见当时铸剑技术已很先进。现时虎丘之下有一潭池水,狭长似剑,名叫“剑池”。 剑池的成因据说是后人垂涎于吴王的宝剑,纷纷在此掘墓求剑,久挖成洼,积水成池,但历来掘墓者大都徒劳无功,因而阖闾墓是否处在剑池之下,至今仍是千古之谜。

0204ph008
企图盗墓的人盗剑不成,却挖出这个剑池
0204ph008

西施与灵岩山——灵岩山耸立于苏州太湖之滨,峰壑奇秀,林木苍翠,被誉为“吴中第一峰”。春秋时代,吴王阖闾战死越国。其子夫差为报父仇,大败越军。越王勾践忍辱求和,并将越国美女西施献给夫差。吴王为讨美人欢心,在灵岩山建立馆娃宫。今日山上的灵岩寺大殿,相传就是其遗址所在。灵岩山至今仍存吴国遗迹。吴王井,相传是供西施梳洗用的井;琴台为西施操琴之处;西施洞则是吴王与西施休憩之所。传说西施不喜抬头观月,于是吴王造了玩月池,让她照水赏景。吴王自得西施,日夜寻欢作乐,不问国事,致使吴国一派混乱。越国乘机伐吴,一举攻破吴都姑苏城。越王灭了吴国,在欢庆胜利之时,西施与越国大臣范蠡乘夜驾舟远去,不知所终。

0204ph002
这是相传西施的琴台
0204ph002
0204ph003
相传西施以此吴王井水梳洗
0204ph003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7月0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