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香港粤剧复兴之路

30011phn001_01
香港粤剧名伶陈宝珠及梅雪诗(图片提供:视觉中国)
30011phn001_0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至1960年代,香港拍摄了近千部粤语电影,其中五百多部是粤剧电影。1953年,红线女与马师曾、薛觉先合作编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时,作了艺术革新,出现了舞台新气象。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仙凤鸣”、“雏凤鸣”和“大龙凤”剧团演出的《帝女花》、《凤阁恩仇未了情》等剧,在艺术上锐意经营,颇受观众欢迎。

 

六十年代后期各种娱乐场所较多,扩大了粤剧的生存空间,也培养了阮兆辉、罗家英、尹飞燕、吴美英等一批新秀,因此,粤剧一度兴旺。此时,香港粤剧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变化,作品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方电影,偏重感情抒发、轻于思想表达,艺术风格日趋多元化,剧目的娱乐性和严肃性、粗俗与文雅并存,逐渐形成香港本土粤剧明显的独有风格特色。

30011ph038
新马师曾的“横头单”
30011ph038

1970年代以来,香港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经济开始起飞,并且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港英当局为了增强香港的国际吸引力,从1972年起积极提倡康乐活动,陆续建设了一些现代化文化设施,对市民影响较大的粤剧等中国传统戏曲也开始被重视,如请八和会馆演戏、给梁醒波和新马师曾等艺人授勋等,这对粤剧界有一定的鼓舞作用。但是,五十年代电影蓬勃发展,七十年代初电视剧、流行歌曲、粤语话剧等艺术形式的观众日增,政府又限制经营娱乐场所,因而粤剧面临严峻的挑战。

 

此时,粤剧界出现改革粤剧适应现实的情况,剧团纷纷演出“神功戏”和“棚戏”、走埠演戏、戏影(视)多栖。演出“神功戏”和“棚戏”,就是到郊区为各种“神诞”演戏酬神,在街区、球场、广场搭棚作商业性或为慈善活动筹款的演出。走埠演戏,就是到东南亚和美洲地区演出。戏影(视)多栖,是粤剧演员兼演电影电视等。另外,亦试从不同方法改革粤剧有多种方法:有的是提高剧本品质,如芳艳芬演出的《万世流芳张玉乔》、“龙翔剧团”演出的一批剧目,由于情节紧凑、富有文学性、音乐性强,很受观众欢迎。有的则着重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求变创新,如林家声的“颂新声剧团”,重视师承粤剧优秀传统剧目和艺术,又在唱腔音乐和表演艺术上有所创新,排练和演出严肃认真,也受到观众好评。有的则作全面改革,如任剑辉、白雪仙的“仙凤鸣”和“雏凤鸣”剧团,吸取内地戏曲改革的经验,从编剧、演出、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此时期内地因“文革”而停演传统戏,有不少内地粤剧演员移居香港,对香港粤剧的演出和革新,也提供了人才和经验,对香港粤剧起了延续传统粤剧生命的作用。

30011ph039
香港粤剧红伶龙剑笙及盖鸣辉
30011ph039

从1980年代至今,是香港粤剧逐步振兴时期。1979年广东、广州粤剧团赴港演出,粤、港粤剧同行也加强了交流合作;1979年,香港前途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八十年代初中英联合声明公布后,大多数港人因“九七”回归,在日常生活和文艺领域中都增强了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作为民族文化的粤剧粤曲演唱会也较为兴旺。港英政府和香港回归后的特区政府加强了对粤剧的支持,包括定期举办传统粤剧演出;每年委约具创意有前瞻性的新编作品,鼓励重新编写失传的曲本如《江湖十八本》、《八大曲本》中的剧目等,使粤剧剧目更丰富多元化;提供资助新进艺人及新秀剧团实习演出机会;给中、小学安排粤剧导赏;在工作坊作专题讲座及历史文物展览;减免场租及优先租场;特区政府领导出席八和会馆的活动等。这些举措都促进了香港粤剧的振兴。

30011ph040
香港举行的“粤剧日”多彩多姿
30011ph040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7月0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