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30011phn001_01
香港粵劇名伶陳寶珠及梅雪詩(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30011phn001_01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直至1960年代,香港拍攝了近千部粵語電影,其中五百多部是粵劇電影。1953年,紅線女與馬師曾、薛覺先合作編演《蝴蝶夫人》、《清宮恨史》時,作了藝術革新,出現了舞台新氣象。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仙鳳鳴」、「雛鳳鳴」和「大龍鳳」劇團演出的《帝女花》、《鳳閣恩仇未了情》等劇,在藝術上銳意經營,頗受觀眾歡迎。

 

六十年代後期各種娛樂場所較多,擴大了粵劇的生存空間,也培養了阮兆輝、羅家英、尹飛燕、吳美英等一批新秀,因此,粵劇一度興旺。此時,香港粵劇適應社會環境和市場變化,作品多取材於中國古典戲曲和西方電影,偏重感情抒發、輕於思想表達,藝術風格日趨多元化,劇目的娛樂性和嚴肅性、粗俗與文雅並存,逐漸形成香港本土粵劇明顯的獨有風格特色。

30011ph038
新馬師曾的「橫頭單」
30011ph038

1970年代以來,香港社會進入工業化階段,經濟開始起飛,並且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港英當局為了增強香港的國際吸引力,從1972年起積極提倡康樂活動,陸續建設了一些現代化文化設施,對市民影響較大的粵劇等中國傳統戲曲也開始被重視,如請八和會館演戲、給梁醒波和新馬師曾等藝人授勳等,這對粵劇界有一定的鼓舞作用。但是,五十年代電影蓬勃發展,七十年代初電視劇、流行歌曲、粵語話劇等藝術形式的觀眾日增,政府又限制經營娛樂場所,因而粵劇面臨嚴峻的挑戰。

 

此時,粵劇界出現改革粵劇適應現實的情況,劇團紛紛演出「神功戲」和「棚戲」、走埠演戲、戲影(視)多棲。演出「神功戲」和「棚戲」,就是到郊區為各種「神誕」演戲酬神,在街區、球場、廣場搭棚作商業性或為慈善活動籌款的演出。走埠演戲,就是到東南亞和美洲地區演出。戲影(視)多棲,是粵劇演員兼演電影電視等。另外,亦試從不同方法改革粵劇有多種方法:有的是提高劇本品質,如芳豔芬演出的《萬世流芳張玉喬》、「龍翔劇團」演出的一批劇目,由於情節緊湊、富有文學性、音樂性強,很受觀眾歡迎。有的則着重在傳統藝術的基礎上求變創新,如林家聲的「頌新聲劇團」,重視師承粵劇優秀傳統劇目和藝術,又在唱腔音樂和表演藝術上有所創新,排練和演出嚴肅認真,也受到觀眾好評。有的則作全面改革,如任劍輝、白雪仙的「仙鳳鳴」和「雛鳳鳴」劇團,吸取內地戲曲改革的經驗,從編劇、演出、人才培養等方面改革。此時期內地因「文革」而停演傳統戲,有不少內地粵劇演員移居香港,對香港粵劇的演出和革新,也提供了人才和經驗,對香港粵劇起了延續傳統粵劇生命的作用。

30011ph039
香港粵劇紅伶龍劍笙及蓋鳴輝
30011ph039

從1980年代至今,是香港粵劇逐步振興時期。1979年廣東、廣州粵劇團赴港演出,粵、港粵劇同行也加強了交流合作;1979年,香港前途問題提到議事日程,八十年代初中英聯合聲明公布後,大多數港人因「九七」回歸,在日常生活和文藝領域中都增強了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感,作為民族文化的粵劇粵曲演唱會也較為興旺。港英政府和香港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加強了對粵劇的支持,包括定期舉辦傳統粵劇演出;每年委約具創意有前瞻性的新編作品,鼓勵重新編寫失傳的曲本如《江湖十八本》、《八大曲本》中的劇目等,使粵劇劇目更豐富多元化;提供資助新進藝人及新秀劇團實習演出機會;給中、小學安排粵劇導賞;在工作坊作專題講座及歷史文物展覽;減免場租及優先租場;特區政府領導出席八和會館的活動等。這些舉措都促進了香港粵劇的振興。

30011ph040
香港舉行的「粵劇日」多彩多姿
30011ph040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7-02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