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殷商庄重又残酷的祭祀

20207phn004_01
殷墟北组宗庙祭祀坑(图片提供:杨一宸/FOTOE)
20207phn004_01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商代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代统治阶级,经常祭祀祖先及神灵。其中一些重大的祭祀,要在专门的场所内进行,祭毕,将祭品就地挖坑掩埋,所以在殷墟发现了数千座祭祀坑,其中较重要的有以下几处:

 

一、王陵区祭祀坑。据粗略统计,祭祀坑总数在2,500座以上,历年已发掘1,483座。有人坑、兽坑、器物坑几种,当中以人坑最多。用于祭祀的死者,绝大多数为青壮年男性,但也有少数是女性和儿童。据研究,王陵区东区的祭祀坑,是商王历年祭祀其祖先的公共祭祀场所。

 

二、小屯北宫殿宗庙区的祭祀坑。在乙七基址的南部,发掘了131座祭祀坑,以人坑为主,还有车马坑五座,羊坑一座。乙七基址属宗庙性建筑,在其南的这一百多座祭祀坑,也当是商王祭祀列祖列宗的一个祭祀场所。

 

三、族墓地附近的祭祀坑。在后冈、大司空村、孝民屯南等地的族墓地附近也发现了一些祭祀坑,如后冈祭祀坑,坑内堆积分三层,均出土人体骨架,上层还出土了多件青铜礼器、陶器、成堆的海贝、谷物及烧焦了的丝麻织物。有研究推测,后冈圆坑,可能是后冈大墓墓主的后代祭祀其历代先人的遗存。

20207ph021
后冈圆形祭祀坑的第一、二层人架情况
20207ph021

中国的人牲与人殉制度,是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至商代晚期极为流行。人牲指的是用活人作为牺牲,用以祭祀祖先、神灵。人殉指的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脑、族长、贵族、君王等权贵人物殉葬。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据黄展岳先生研究,人牲是供祖先、神灵“食”的,而吃敌人是古老的传统,所以用的是俘虏、仇人。人殉是供墓主“用(役使)”的,是墓主的“故旧”,如妻妾、侍卫、奴仆等。

bulb

黄展岳

黄展岳,原藉福建省南安县,195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随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多次参加黄河水库、洛阳、西安、广州等地的重要考古发掘。曾任《考古学报》副主编。已出版的论著有《中国古代人牲和人殉》、《考古纪原》;合著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西汉南越王墓》等。

殷人在祭祀活动中处理人牲、祭品的方法极多。据甲骨卜辞可知,较为常见的、并可与考古资料相印证的有伐、燎、坎、射等。

 

伐,其字形像以戈斩人首。西北冈王陵区祭祀坑中发现许多头骨和无头躯体,在不少人骨架的颈椎上还留下明显的用戈或刀砍伐的痕迹,表明当时处理这些人牲时,施行了伐祭。

 

燎,甲骨文的燎字作,像以火烧木,火焰上腾之状。燎用作祭名,指烧柴以祭。在后冈圆形祭祀坑内,发现了木灰、灰烬及烧焦了的谷物、纺织品等,应是祭祀活动时,用木柴焚烧这些祭品所遗留的残迹。

 

坎(或释陷),像将人或兽埋于坑坎之中。王陵东区祭祀坑M222内,埋有身首全躯的儿童骨架五具,有的侧身蜷曲,有的俯身屈肢,有的上身直立双手向后,双腿跪着,各人头向不一,可能是被活埋。凄惨之状,令人目不忍睹,这是坎祭的写照。

 

射,在甲骨文中通常用于狩猎时以弓箭射动物,在祭祀时,有时也用之射人、射牲。在小屯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发掘过一些埋人或马的祭祀坑,在人骨的腿部、手部及马腿旁发现了铜镞,表明祭祀时是用弓箭将人、马射死后埋入坑内。

20207ph022
殷墟奴隶祭祀坑被活埋的幼童骸骨
20207ph022

殷墟遗址的人牲遗骨,见于建筑的奠基坑,宫殿宗庙基址近旁的祭祀坑、王陵区及其某些族墓地内的祭祀坑,以及较大的墓葬里(发现于墓的二层台上、填土和墓道中)。后三种遗存中发现人牲的数量大,其性质是祭祀祖先的。在甲骨文中,有明确祭祀对象的人祭卜辞,也是以祭祀祖先为主,两者可相互印证。人牲一般是处死后入葬,有全躯葬,有躯体和头颅分开埋葬,个别也有活埋的。绝大多数祭祀坑的人牲没有葬具也没有随葬品,有随葬品的人牲数量很少。人殉发现于墓葬中,位于椁室、二层台、壁龛、腰坑内,均是全躯的。在椁室或二层台的不少殉人有随葬品,个别殉人还埋在棺里,其身份要比壁龛、腰坑内的殉人为高。

 

带墓道的大墓,墓内一般都有人牲与人殉,规模愈大的墓,人牲、人殉的数目愈多。如西北冈带四条墓道的1001号大墓有殉人90人,人牲74人。没有墓道的中型墓,大多没有人牲,但有殉人,殉人之数目一至数个,个别的墓,如妇好墓殉人达16个。小型墓不见人牲,大多无殉人,若有,多为一人。以上资料表明,其中有否人牲、人殉,其数目之多寡是与墓主人身份的高低有关。

 

殷墟祭祀坑或大墓中的人牲,早期数量多,以青壮年男性占绝大多数,晚期数量少,且妇女和儿童较常见。考古发掘与甲骨文的记载,大体是相符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应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即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所以统治阶级把战争获得的俘虏大部分用于农业或手工业生产中。

20207ph023
殷墟王陵区M1550墓内发现的四排人头骨
20207ph023

此外,兽牲与兽殉也相当常见。与人牲、人殉一样,兽牲与兽殉制度也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商代晚期进入其鼎盛时期。商代晚期的殷都地区,牲畜业发达,家畜饲养的数量很大,且统治阶级喜爱田猎,每次大规模的田猎,捕获的野兽也较多。所以,在殷墟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兽牲与兽殉比人牲与人殉更为普遍。

 

殷墟墓葬中殉葬的动物有牛、羊、犬、马、猪、鸡等,以犬最为普遍,不论带墓道的大墓、中型长方竖穴墓及小墓,都常见用犬殉葬,只是因墓葬的规模不同和墓主身份高低的差异,使用的殉犬数目存在差别。这表明犬是殷人最喜爱的动物,希望牠在阴间也为主人作伴并担任警戒。

20207ph024
殷墟郭家庄M50大墓棺上填土中的狗骨遗骸(示意图)
20207ph024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6月16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