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古代如何禁制言论?

1004ph019
崔杼连杀两位史官的事件,记载于《春秋》一书中
1004ph019

言论禁忌是统一思想、维护专制统治的方式之一。在儒家经典《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有“造言之刑”,造言即“讹言惑众”,制裁以言惑众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后,统治者加强控制言论,文字狱、谏谤之祸、禁书焚书等不计其数。文字狱是统治者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断章取义,引申曲解,再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中国古代社会进谏之风较盛,谏谤之祸也较多,主要原因在于进谏威胁到君主的绝对权威和独裁。禁书也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控制言论、禁锢思想、围剿文化的主要手段。言论禁忌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强化文化专制的措施之一,用以束缚思想、剥夺言论自由的权力和抑制创造力。

 

文字狱是强化文化专制的重要措施,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笔祸、诗狱(或诗案)、表笺祸、史狱(或史案)、书案、逆书案等。文字狱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庄公因与大夫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而被崔杼杀掉。齐国史官记载这段历史时,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臣杀君或子女杀死父母为“弑”,这表明史官的态度。崔杼因而接连杀了两位直书“弑”字的史官。文字狱自此兴起,直至清朝光绪(1875-1908年)末年仍然存在,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相始终。文字狱最猖獗的是明初朱元璋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中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文字狱共计一百六十多次,仅乾隆朝就有一百三十多次。在这种高压文化政策下,知识分子噤若寒蝉。

1004ph022
乾隆皇帝时期,文字狱就有一百三十多次
1004ph022

例如在北宋期间,国家长期积弱,到神宗朝(1068-1085年)国家社会危机四伏,遂起用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新党的领袖,变法与朝中旧党发生利益冲突,遂导致新旧党争。新旧党人于文字上痛下功夫,罗织罪名,构筑文字狱,以图一举打垮对方。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了涉及苏轼的乌台诗案。苏轼是北宋著名文人,也是旧党领袖。元丰二年他任职湖州时,写有《湖州谢上表》,其中有“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一句。新党认为这是在讽刺变法派“新进”喜欢“生事”,是在谤讪讥骂,“侮慢”朝廷,于是由御史台的官员多次上疏弹劾苏轼,终于形成文字狱。苏轼被贬官,株连的还有黄庭坚、苏辙等29人。因这案由御史台经办,时称其为“乌台”,故此案有“乌台诗案”之称。苏轼号东坡居士,因此又称“东坡诗案”。乌台诗案是北宋党争的产物,对于苏轼个人来说,完全是因为诗文而引起的一场政治迫害。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粗暴干涉文化,无疑是知识分子的一大悲剧。

bulb

御史台

官署名。汉代御史所居官署为御史府,东汉以来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专师弹劾之职。唐代一度改称肃政台,后又恢复旧称。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名都察院,清代因之,御史台之名因而废除。

1004ph020
乌台诗案的主角苏轼
1004ph020
1004ph006
北宋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
1004ph006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谏谤之祸不绝于书。从桀纣开始,即有拒谏诛忠的事件,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直臣诤臣因直言不讳、据理进谏而遭到打击报复以至杀身之祸。古代社会提倡君主纳谏和臣子进谏之风,但为何还会多有谏谤之祸?首先,进谏谤议触及君主的专断权力。进谏谤议者不乏有才干及品质正直的士人,他们与专制主义下刚愎自用、主观武断的君主无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因为他们的言行实际上是在质疑及冲击君主的绝对权威。君主纳谏最难,臣子进谏最险,“武战死,文谏死”,臣子向皇帝犯颜直谏,要冒杀身灭族的危险。即使进谏者抱着赤诚之心,都是挑战君主专断权力及地位,君主随时可打击进谏者。历史上进谏谤议者的悲剧也就一再上演。只有明君贤主才能容纳进谏谤议,但贤君少见,昏主多有,虚心纳谏的帝王不多,所以进谏谤议的祸事多有发生。

 

春秋时期著名的谏祸是吴王夫差杀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人,因受迫害逃往吴国,成为吴王阖闾的谋臣。吴越两国交战,阖闾领兵伐越,受伤而死,夫差继位后,立志报仇,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并贿赂吴太宰伯嚭,蓄意复仇。伍子胥多次劝夫差乘胜灭越,力言“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但夫差不听伍子胥谏言,专力北上攻齐。夫差派他出使齐国,他将儿子托付给齐人鲍牧,夫差对他起疑心,伯嚭乘机进谗言。夫差赐剑命伍子胥自刎。伍子胥心怀愤恨,临死时说:“我死之后,在我坟墓旁种上梓树,长大后好做棺材(意思是吴国必亡,到时候用得上)。将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国都东门上,让我亲眼看越王灭吴。”夫差听说后,命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套子内,扔到江中。九年后,吴被越所灭,夫差被俘,悔恨不听伍子胥言,自刭而死。伍子胥对夫差忠心耿耿,于国事深谋远虑,犯颜直谏,夫差却听信谗言,不辨是非,错杀忠良。

1004ph021
伍子胥
1004ph021

中国历代统治者经常禁止民间刊印、流布及阅读那些可能危及专制统治的书籍。这些书籍有的全部被禁,有的部分被禁,有的被焚、被毁,或被篡改。在清代,完全被禁之书称为全毁书,部分被禁之书称为抽毁书。禁书之举可以上溯至战国时代秦国商鞅变法时期。商鞅提出焚毁《诗》、《书》,禁绝游说。自此至清末,历代统治者大都贯彻这政策。禁书做得最“出色”的,要算清代乾隆皇帝(1736-1795年)。乾隆下令在全国查缴应毁“禁书”,并在各省、府、州、县等地方官府设“收书局”,专责检查收缴各类“违碍禁书”。清朝统治者还借编书之机,篡改和焚毁危害政权的书籍。乾隆时期编辑的《四库全书》,前后历时十年,收书3,457种,75,000余卷。但在编辑过程中被销毁和禁绝的书籍就达2,400多种,被编入的书籍也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因此,《四库全书》在中国图书事业史上有“功魁罪首”之称。禁书是禁锢思想的重要举措,体现了王朝思想、种族意识和皇权观念,是王朝巩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6月0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