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中國古代如何禁制言論?

1004ph019
崔杼連殺兩位史官的事件,記載於《春秋》一書中
1004ph019

言論禁忌是統一思想、維護專制統治的方式之一。在儒家經典《周禮‧地官‧大司徒》中就有「造言之刑」,造言即「訛言惑眾」,制裁以言惑眾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建立後,統治者加強控制言論,文字獄、諫謗之禍、禁書焚書等不計其數。文字獄是統治者故意從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斷章取義,引申曲解,再羅織罪名,構成冤獄。中國古代社會進諫之風較盛,諫謗之禍也較多,主要原因在於進諫威脅到君主的絕對權威和獨裁。禁書也是中國歷代統治者控制言論、禁錮思想、圍剿文化的主要手段。言論禁忌是中國古代統治階級強化文化專制的措施之一,用以束縛思想、剝奪言論自由的權力和抑制創造力。

 

文字獄是強化文化專制的重要措施,因時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筆禍、詩獄(或詩案)、表箋禍、史獄(或史案)、書案、逆書案等。文字獄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魯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齊莊公因與大夫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而被崔杼殺掉。齊國史官記載這段歷史時,秉筆直書「崔杼弒其君」。臣殺君或子女殺死父母為「弒」,這表明史官的態度。崔杼因而接連殺了兩位直書「弒」字的史官。文字獄自此興起,直至清朝光緒(1875-1908年)末年仍然存在,與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相始終。文字獄最猖獗的是明初朱元璋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中康熙、雍正與乾隆三朝文字獄共計一百六十多次,僅乾隆朝就有一百三十多次。在這種高壓文化政策下,知識分子噤若寒蟬。

1004ph022
乾隆皇帝時期,文字獄就有一百三十多次
1004ph022

例如在北宋期間,國家長期積弱,到神宗朝(1068-1085年)國家社會危機四伏,遂起用王安石變法。王安石是新黨的領袖,變法與朝中舊黨發生利益衝突,遂導致新舊黨爭。新舊黨人於文字上痛下功夫,羅織罪名,構築文字獄,以圖一舉打垮對方。元豐二年(1079年),發生了涉及蘇軾的烏台詩案。蘇軾是北宋著名文人,也是舊黨領袖。元豐二年他任職湖州時,寫有《湖州謝上表》,其中有「知其愚不識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一句。新黨認為這是在諷刺變法派「新進」喜歡「生事」,是在謗訕譏罵,「侮慢」朝廷,於是由御史台的官員多次上疏彈劾蘇軾,終於形成文字獄。蘇軾被貶官,株連的還有黃庭堅、蘇轍等29人。因這案由御史台經辦,時稱其為「烏台」,故此案有「烏台詩案」之稱。蘇軾號東坡居士,因此又稱「東坡詩案」。烏台詩案是北宋黨爭的產物,對於蘇軾個人來說,完全是因為詩文而引起的一場政治迫害。中國古代政治權力粗暴干涉文化,無疑是知識分子的一大悲劇。

bulb

御史台

官署名。漢代御史所居官署為御史府,東漢以來改稱御史台,又名蘭台寺,專師彈劾之職。唐代一度改稱肅政台,後又恢復舊稱。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名都察院,清代因之,御史台之名因而廢除。

1004ph020
烏台詩案的主角蘇軾
1004ph020
1004ph006
北宋時主張變法的王安石
1004ph006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諫謗之禍不絕於書。從桀紂開始,即有拒諫誅忠的事件,以後歷朝歷代都有直臣諍臣因直言不諱、據理進諫而遭到打擊報復以至殺身之禍。古代社會提倡君主納諫和臣子進諫之風,但為何還會多有諫謗之禍?首先,進諫謗議觸及君主的專斷權力。進諫謗議者不乏有才幹及品質正直的士人,他們與專制主義下剛愎自用、主觀武斷的君主無可避免地發生衝突,因為他們的言行實際上是在質疑及衝擊君主的絕對權威。君主納諫最難,臣子進諫最險,「武戰死,文諫死」,臣子向皇帝犯顏直諫,要冒殺身滅族的危險。即使進諫者抱着赤誠之心,都是挑戰君主專斷權力及地位,君主隨時可打擊進諫者。歷史上進諫謗議者的悲劇也就一再上演。只有明君賢主才能容納進諫謗議,但賢君少見,昏主多有,虛心納諫的帝王不多,所以進諫謗議的禍事多有發生。

 

春秋時期著名的諫禍是吳王夫差殺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國人,因受迫害逃往吳國,成為吳王闔閭的謀臣。吳越兩國交戰,闔閭領兵伐越,受傷而死,夫差繼位後,立志報仇,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並賄賂吳太宰伯嚭,蓄意復仇。伍子胥多次勸夫差乘勝滅越,力言「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但夫差不聽伍子胥諫言,專力北上攻齊。夫差派他出使齊國,他將兒子託付給齊人鮑牧,夫差對他起疑心,伯嚭乘機進讒言。夫差賜劍命伍子胥自刎。伍子胥心懷憤恨,臨死時說:「我死之後,在我墳墓旁種上梓樹,長大後好做棺材(意思是吳國必亡,到時候用得上)。將我的眼珠挖出來掛在國都東門上,讓我親眼看越王滅吳。」夫差聽說後,命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套子內,扔到江中。九年後,吳被越所滅,夫差被俘,悔恨不聽伍子胥言,自剄而死。伍子胥對夫差忠心耿耿,於國事深謀遠慮,犯顏直諫,夫差卻聽信讒言,不辨是非,錯殺忠良。

1004ph021
伍子胥
1004ph021

中國歷代統治者經常禁止民間刊印、流布及閱讀那些可能危及專制統治的書籍。這些書籍有的全部被禁,有的部分被禁,有的被焚、被毀,或被篡改。在清代,完全被禁之書稱為全毀書,部分被禁之書稱為抽毀書。禁書之舉可以上溯至戰國時代秦國商鞅變法時期。商鞅提出焚毁《詩》、《書》,禁絕游說。自此至清末,歷代統治者大都貫徹這政策。禁書做得最「出色」的,要算清代乾隆皇帝(1736-1795年)。乾隆下令在全國查繳應毀「禁書」,並在各省、府、州、縣等地方官府設「收書局」,專責檢查收繳各類「違礙禁書」。清朝統治者還藉編書之機,篡改和焚毁危害政權的書籍。乾隆時期編輯的《四庫全書》,前後歷時十年,收書3,457種,75,000餘卷。但在編輯過程中被銷毀和禁絕的書籍就達2,400多種,被編入的書籍也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因此,《四庫全書》在中國圖書事業史上有「功魁罪首」之稱。禁書是禁錮思想的重要舉措,體現了王朝思想、種族意識和皇權觀念,是王朝鞏固專制統治的主要措施。

Author:
Last updated:
2020-06-08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