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0303ph008
吴起像
0303ph008

春秋战国是争霸图强的时代,面对当时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谋求富国强兵之策。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吴起的《吴子》亦应运而生。吴起,约生于公元前440年,卒于公元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曹县)人,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吴起青年时期就离家出游,四处奔走但未获重用。回到故里后因受讥讽而奋起杀人,无奈再次离家逃到临近的鲁国。他先是师从曾子(孔子弟子)的儿子曾申学习儒学,后对儒学失去兴趣,又因未为母亲守孝被逐出师门,于是开始潜心研究武学。学有所成之后,吴起经人荐举进入仕途,开始他的军事生涯。公元前412年,齐国大举入侵鲁国,吴起率领鲁军以少胜多,打败齐军,声名渐起,恰在此时遭人谗害,于是被迫离开鲁国来到魏国。魏文侯听闻吴起是兵法奇才,于是拜他为将军,命他率军抗秦。吴起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魏武卒”,多次利用奇计击败秦军,夺回被秦占领的河西地区。此后又与诸侯大战数十次,未尝败绩,从此威名远播。魏文侯去世后,吴起在魏国受排挤,只好前往楚国。在楚国,他厉行变法,楚国国力渐渐强大。由于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所以他们乘楚王去世之机发动事变,杀害吴起。

 

战国前期,中华文明进入铁器时代,社会经济大为发展。铁制兵器的使用导致国家之间、新旧贵族之间的战争冲突更为频繁及惨烈,规模也愈来愈大。吴起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先后在鲁国、魏国和楚国统帅军队,历经百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其军事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国以来,战争出现了新的特点,战争模式和作战之道亦发生变化。因此,《吴子》一书并非仅仅是吴起对前人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归纳,书中还包含着他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这些都源于他复杂的军事生涯。

 

《吴子》的成书年代、其作者是谁,历来众说纷纭。在宋代以前,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时期吴起的军事思想总结,此后逐渐有人对此怀疑。到清代,许多学者认为《吴子》是后人伪托而作。但据今人考证,《吴子》确实是吴起军事思想的记载,它原来的四十八篇大部分已散失,今本《吴子》仅为原来的一部分。现在流行的《吴子》分成上下两卷,共计六篇。《图国》篇:总论“制国治军”(治理国家,统率军队)的思想,及对战争根源的认识。《料敌》篇:强调要分析和判断敌情,主张根据不同的敌情采取不同的战法。《治兵》篇:主要论述“以治为胜”(治理严明就能取胜)的治军思想。另外还论述了战马驯养、训练和使用的方法。《论将》篇:论述为将的标准和将领的职责,以及“相敌将”(观察敌将)的方法。《应变》篇:论述临敌应变的战术思想和战法运用。《励士》篇:主张奖励有功将士,激励无功官兵,提高部队的士气,使之奋勇作战。

0303ph010
战国时期征战频繁,兵士的作用尤为突出。图为战国时期的皮甲胄复原模型
0303ph010

《吴子》的军事思想大致上可以分成战略思想、建军思想和作战思想三部分。在战略思想上,吴起提出了“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对内推行道德教化,对外加强军备)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制国治军”的纲领。在加强战备方面,他提出了“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要安定国家,预先戒备最为重要)的方针。此外,他主张尽量减少战争,速战速决,彻底打垮敌人。在建军思想上,《吴子》主张军队的强弱“不在众寡”,而在于“以治为胜”,亦即兵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军队的素质,以及军队的教育、训练和管理的好坏。吴起阐述了建军的目标,并提出了建设的措施,包括:严格教育、训练和管理;重赏严罚;做好组织编队工作,以人尽其才;遴选好的将领。在作战思想上,《吴子》强调必须“审敌虚实”,重视“应变”和“因形用权”,即依据敌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谋略和对策,并且要善于捕捉战机,重创敌军,夺取战争的胜利。对将领来说,应知彼知己,平时就要善于考察和了解敌国、敌军的特点以及虚实情况。在作战指挥上,吴起主张在掌握敌情的基础上,攻击敌人的弱点,并且要果断、勇敢。同时还要根据战场上不同的敌情、天时、地利及其变化情况,随时改变战略和战术。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10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