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0303ph005
《孙子兵法》书影
0303ph005

中国古代有两部《孙子兵法》,一部是《吴孙子兵法》,即通常所说的《孙子兵法》;另一部是《齐孙子兵法》,常称为《孙膑兵法》。《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子究竟是谁,一直众说纷纭。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最早记载了孙子和《孙子兵法》:“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认为《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吴将孙武所著,他的后裔即战国时期的齐将孙膑。东汉班固在《汉书》中也肯定了两个“孙子”和两部《孙子兵法》的存在。三国时期曹操同样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是孙武所著。随着《孙膑兵法》渐渐失传,从唐代开始,人们对《孙子兵法》的作者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唐人杜牧认为流行的《孙子》是曹操将两部《孙子兵法》精简而成,并非孙武原创。南宋叶适认为《孙子兵法》是“山林居士”所作。近现代也有学者持怀疑之说。日本学者斋藤拙堂则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人,“武”是名,“膑”是其绰号。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内容与流行版本基本相同的《孙子兵法》十三篇,还有久已失传的《孙膑兵法》,《孙子兵法》作者是谁的疑团方始解开。它证实了孙武确有其人,《孙子兵法》确是孙武所著。

0303ph006
苏州穹窿山孙武苑的孙武塑像
0303ph006

孙武,字长卿,陈国公子陈完(亦称田完,因“陈”与“田”古音相同)的后裔,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被誉为兵家之鼻祖。孙武出生于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后齐国发生内乱,孙武为躲避灾祸前往吴国隐居。在隐居的日子里,他写成了《孙子兵法》,结识了在吴国避难的楚贵族伍子胥。后来吴公子阖闾杀掉吴王自立,重用伍子胥。伍子胥力荐孙武,阖闾就邀请孙武进宫讨论军事。孙武当场以吴王嫔妃演习操练,斩了两个不听号令的宠妃,众妃大惊,无敢不从,操练大获成功。阖闾虽痛惜爱妃,但明白孙武确能领兵,于是拜孙武为将军,统领吴国军队。在伍子胥和孙武辅佐下,吴国国力和军力逐渐强大,具备了争霸的能力。阖闾第一个目标是邻近的世仇楚国。阖闾急于大举攻楚,但孙武认为两国强弱对比悬殊,时机还不成熟。于是他先以骚扰战术消耗楚国国力,楚吴的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公元前506年,孙武认为时机已到,于是以全国兵力攻楚,楚国大败,被迫迁都。恰在此时,后方传来越国进袭的消息,吴军被迫还师,但楚国已一蹶不振。公元前484年,孙武又率军北上,于艾陵大败齐国。从此,吴国的国威大振,并于公元前482年取代晋国,正式成为霸主。孙武此后的结局未见史料记载,一般认为他于功成之时急流勇退,老死山林。

bulb

伍子胥

伍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楚国人。因其父兄被楚王杀害,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逃亡吴国佐吴伐楚,并辅助吴国称霸。吴王夫差时,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吴王不听,渐被疏远。最后吴王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杀。

bulb

阖闾

阖闾即公子光。公元前514年,他派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又称阖庐)。阖闾任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国力大振,数败楚国。后来与越国战争中,阖闾伤重而死。

《孙子兵法》十三篇问世并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基础和孙武的个人背景有关。大凡军事巨著,都来源于对战争经验的总结。孙武所处的春秋末期,列国之间的战争非常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战争当中愈来愈多应用谋略。据《汉书》所载:“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这些战争中积累下来的有关谋略的经验和教训,为孙武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孙子兵法》的写作提供丰富资料。早在《孙子兵法》问世之前,中国已有兵书出现。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战争问题的讨论。西周时期有《军政》一书,《孙子兵法》曾引用过它。而《老子》一书的部分思想也影响了《孙子兵法》,并为它所继承。因此,可以说《孙子兵法》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吸收了前人的思想而写成。除此之外,孙武之所以能写出这十三篇著作,和他出身于兵学世家有很大关系。他出身于当时的田氏家族,这个家族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将领,如田桓子和司马穰苴,他们都是战功显赫、威名远播的人物。出身于这样的家族,从小开始接受的言传身教,使得孙武能够有条件成为一个军事大家,写成《孙子兵法》这部举世闻名的军事巨著。

0303ph007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复原模型)
0303ph007

《孙子兵法》又称《兵策》、《吴孙子》和《孙子十三篇》,全书五千九百余字。自春秋流传至今,比较重要的版本有两种:一是简册文书,以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简为代表;一是传世本,以《十一家注孙子》和《武经七书》本为代表。传世本《孙子兵法》共十三篇,论述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问题。《计》篇:论述战争的重要性,以及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和决策模式。《作战》篇:着重论述“兵贵胜,不贵久”(用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旷日持久)的速胜思想,并提出了“因粮于敌”(入敌境后就地取粮,不再从国内运去)的原则。《谋攻》篇:论述以计谋争取战争全胜的战略,阐明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能百战百胜)的普遍法则。《形》篇:提出了敌我军备形势的问题,力主首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打击敌人。《势》篇:强调在具备军事实力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指挥,造成有利态势,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虚实》篇:论述在作战指导上必须“避实而击虚”(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因敌制胜”(根据敌情变化,采取灵活战术而取胜),主动灵活地争取战争胜利。《军争》篇:论述如何先于敌人争取制胜的条件,取得有利的作战地位。《九变》篇:提出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原则的问题,反对冒进蛮战,强调变通。《行军》篇:论述行军作战的要领。《地形》篇和《九地》篇:从军事地理学和军事地形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战术原则。《火攻》篇和《用间》篇:分别论述了火攻和使用间谍的特殊战法。

bulb

传世本

传世本《孙子兵法》是指在西汉时期,刘向、任宏校订《孙子兵法》,后加载《汉书‧艺文志》。三国时期,曹操整理并注解了《孙子兵法》,定为十三篇样目。北宋年间,《武经七书》收入《孙子兵法》,并加以修订,始成现今流行的传世本。

bulb

《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把《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武学必读之书集中起来刻印行世,命名为《武经七书》,成为官方兵学教本。

《孙子》十三篇大体上是前四篇论述战略问题,后九篇论述战术问题,而贯穿全书的是军队建设问题。《孙子》的战略思想主要由战略目标、战略决策、战略选择三部分组成。它所论述的战略目标是“安国保民”,基于此,它又进一步提出了“重战”、“慎战”和“备战”的指导原则。在战略决策上,《孙子》从“五事”、“七计”分析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并以此判断双方优劣,制定战略战术并预测胜负。在战略选择上,《孙子》提出了几个不同的战争模式,分别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伐谋”(以智谋迫使敌人降服)、“伐交”(通过外交手段破坏和分化敌人的外交联盟,迫使敌人降服)、“伐兵”(用武力战胜敌人)、“攻城”,并极为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的战术思想主要包括“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奇正之术”、“避实击虚”和“九地”、“六形”的具体战术。“致人而不致于人”强调战争的主动权,“奇正相生”强调要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避实击虚”则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九地”和“六形”中,孙武分别从战略和战术两个不同的层次提出了战争的地形说。《孙子》的军队建设论主要包括将帅论、治军论和后勤保障论。将帅论中强调“五德”(智、信、仁、勇、严)兼备,治军则要“合文齐武”(用政治道义教育,用军纪军法整肃),后勤保障上应以“因粮于敌”为主。

bulb

“五事”、“七计”

“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意思是:哪方君主有道义?哪方将领有才干?天时地利对哪方有益?哪方能贯彻法令?哪方军队强盛?哪方士兵更为训练有素?哪方的赏罚更为严明?

bulb

“九地”、“六形”

“九地”,指九种不同作战地域,包括: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六形”,指六种战地地形,包括:通、挂、支、隘、险、远六类。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10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