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0303ph005
《孫子兵法》書影
0303ph005

中國古代有兩部《孫子兵法》,一部是《吳孫子兵法》,即通常所說的《孫子兵法》;另一部是《齊孫子兵法》,常稱為《孫臏兵法》。《孫子兵法》的作者孫子究竟是誰,一直眾說紛紜。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最早記載了孫子和《孫子兵法》:「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認為《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吳將孫武所著,他的後裔即戰國時期的齊將孫臏。東漢班固在《漢書》中也肯定了兩個「孫子」和兩部《孫子兵法》的存在。三國時期曹操同樣認為《孫子兵法》十三篇是孫武所著。隨著《孫臏兵法》漸漸失傳,從唐代開始,人們對《孫子兵法》的作者產生懷疑甚至否定。唐人杜牧認為流行的《孫子》是曹操將兩部《孫子兵法》精簡而成,並非孫武原創。南宋葉適認為《孫子兵法》是「山林居士」所作。近現代也有學者持懷疑之說。日本學者齋藤拙堂則認為孫武和孫臏是同一人,「武」是名,「臏」是其綽號。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內容與流行版本基本相同的《孫子兵法》十三篇,還有久已失傳的《孫臏兵法》,《孫子兵法》作者是誰的疑團方始解開。它證實了孫武確有其人,《孫子兵法》確是孫武所著。

0303ph006
蘇州穹窿山孫武苑的孫武塑像
0303ph006

孫武,字長卿,陳國公子陳完(亦稱田完,因「陳」與「田」古音相同)的後裔,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被譽為兵家之鼻祖。孫武出生於齊國樂安(今山東省惠民縣),後齊國發生內亂,孫武為躲避災禍前往吳國隱居。在隱居的日子裏,他寫成了《孫子兵法》,結識了在吳國避難的楚貴族伍子胥。後來吳公子闔閭殺掉吳王自立,重用伍子胥。伍子胥力薦孫武,闔閭就邀請孫武進宮討論軍事。孫武當場以吳王嬪妃演習操練,斬了兩個不聽號令的寵妃,眾妃大驚,無敢不從,操練大獲成功。闔閭雖痛惜愛妃,但明白孫武確能領兵,於是拜孫武為將軍,統領吳國軍隊。在伍子胥和孫武輔佐下,吳國國力和軍力逐漸強大,具備了爭霸的能力。闔閭第一個目標是鄰近的世仇楚國。闔閭急於大舉攻楚,但孫武認為兩國強弱對比懸殊,時機還不成熟。於是他先以騷擾戰術消耗楚國國力,楚吳的力量對比逐漸發生變化。公元前506年,孫武認為時機已到,於是以全國兵力攻楚,楚國大敗,被迫遷都。恰在此時,後方傳來越國進襲的消息,吳軍被迫還師,但楚國已一蹶不振。公元前484年,孫武又率軍北上,於艾陵大敗齊國。從此,吳國的國威大振,並於公元前482年取代晉國,正式成為霸主。孫武此後的結局未見史料記載,一般認為他於功成之時急流勇退,老死山林。

bulb

伍子胥

伍子胥,姓伍名員,字子胥,楚國人。因其父兄被楚王殺害,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並輔助吳國稱霸。吳王夫差時,勸王拒絕越國求和並停止伐齊,吳王不聽,漸被疏遠。最後吳王聽信讒言,賜伍子胥自殺。

bulb

闔閭

闔閭即公子光。公元前514年,他派專諸刺殺吳王僚而自立,是為吳王闔閭(又稱闔廬)。闔閭任用伍子胥、孫武等人,國力大振,數敗楚國。後來與越國戰爭中,闔閭傷重而死。

《孫子兵法》十三篇問世並非偶然,而是與當時的社會基礎和孫武的個人背景有關。大凡軍事巨著,都來源於對戰爭經驗的總結。孫武所處的春秋末期,列國之間的戰爭非常頻繁,社會動盪不安,戰爭當中愈來愈多應用謀略。據《漢書》所載:「自春秋至於戰國,出奇設伏、變詐之兵並作。」這些戰爭中積累下來的有關謀略的經驗和教訓,為孫武軍事思想的形成和《孫子兵法》的寫作提供豐富資料。早在《孫子兵法》問世之前,中國已有兵書出現。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關於戰爭問題的討論。西周時期有《軍政》一書,《孫子兵法》曾引用過它。而《老子》一書的部分思想也影響了《孫子兵法》,並為它所繼承。因此,可以說《孫子兵法》一定程度上借鑑和吸收了前人的思想而寫成。除此之外,孫武之所以能寫出這十三篇著作,和他出身於兵學世家有很大關係。他出身於當時的田氏家族,這個家族曾出現過許多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和將領,如田桓子和司馬穰苴,他們都是戰功顯赫、威名遠播的人物。出身於這樣的家族,從小開始接受的言傳身教,使得孫武能夠有條件成為一個軍事大家,寫成《孫子兵法》這部舉世聞名的軍事巨著。

0303ph007
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復原模型)
0303ph007

《孫子兵法》又稱《兵策》、《吳孫子》和《孫子十三篇》,全書五千九百餘字。自春秋流傳至今,比較重要的版本有兩種:一是簡冊文書,以1972年山東銀雀山出土的漢簡為代表;一是傳世本,以《十一家注孫子》和《武經七書》本為代表。傳世本《孫子兵法》共十三篇,論述了「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等問題。《計》篇:論述戰爭的重要性,以及決定戰爭勝負的條件和決策模式。《作戰》篇:着重論述「兵貴勝,不貴久」(用兵作戰貴在速戰速決,不宜曠日持久)的速勝思想,並提出了「因糧於敵」(入敵境後就地取糧,不再從國內運去)的原則。《謀攻》篇:論述以計謀爭取戰爭全勝的戰略,闡明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標和「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就能百戰百勝)的普遍法則。《形》篇:提出了敵我軍備形勢的問題,力主首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打擊敵人。《勢》篇:強調在具備軍事實力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指揮,造成有利態勢,出奇制勝地打擊敵人。《虛實》篇:論述在作戰指導上必須「避實而擊虛」(避開敵人堅實的地方而攻擊敵人的弱點)、「因敵制勝」(根據敵情變化,採取靈活戰術而取勝),主動靈活地爭取戰爭勝利。《軍爭》篇:論述如何先於敵人爭取制勝的條件,取得有利的作戰地位。《九變》篇:提出要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原則的問題,反對冒進蠻戰,強調變通。《行軍》篇:論述行軍作戰的要領。《地形》篇和《九地》篇:從軍事地理學和軍事地形學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戰術原則。《火攻》篇和《用間》篇:分別論述了火攻和使用間諜的特殊戰法。

bulb

傳世本

傳世本《孫子兵法》是指在西漢時期,劉向、任宏校訂《孫子兵法》,後加載《漢書‧藝文志》。三國時期,曹操整理並註解了《孫子兵法》,定為十三篇樣目。北宋年間,《武經七書》收入《孫子兵法》,並加以修訂,始成現今流行的傳世本。

bulb

《武經七書》

《武經七書》又名《武學七書》,或簡稱《七書》。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朝廷把《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衞公問對》等七部武學必讀之書集中起來刻印行世,命名為《武經七書》,成為官方兵學教本。

《孫子》十三篇大體上是前四篇論述戰略問題,後九篇論述戰術問題,而貫穿全書的是軍隊建設問題。《孫子》的戰略思想主要由戰略目標、戰略決策、戰略選擇三部分組成。它所論述的戰略目標是「安國保民」,基於此,它又進一步提出了「重戰」、「慎戰」和「備戰」的指導原則。在戰略決策上,《孫子》從「五事」、「七計」分析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並以此判斷雙方優劣,制定戰略戰術並預測勝負。在戰略選擇上,《孫子》提出了幾個不同的戰爭模式,分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伐謀」(以智謀迫使敵人降服)、「伐交」(通過外交手段破壞和分化敵人的外交聯盟,迫使敵人降服)、「伐兵」(用武力戰勝敵人)、「攻城」,並極為推崇「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的戰術思想主要包括「致人而不致於人」(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奇正之術」、「避實擊虛」和「九地」、「六形」的具體戰術。「致人而不致於人」強調戰爭的主動權,「奇正相生」強調要採用機動靈活的戰術,「避實擊虛」則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在「九地」和「六形」中,孫武分別從戰略和戰術兩個不同的層次提出了戰爭的地形說。《孫子》的軍隊建設論主要包括將帥論、治軍論和後勤保障論。將帥論中強調「五德」(智、信、仁、勇、嚴)兼備,治軍則要「合文齊武」(用政治道義教育,用軍紀軍法整肅),後勤保障上應以「因糧於敵」為主。

bulb

「五事」、「七計」

「五事」,即「道」、「天」、「地」、「將」、「法」。「七計」,即「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意思是:哪方君主有道義?哪方將領有才幹?天時地利對哪方有益?哪方能貫徹法令?哪方軍隊強盛?哪方士兵更為訓練有素?哪方的賞罰更為嚴明?

bulb

「九地」、「六形」

「九地」,指九種不同作戰地域,包括: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六形」,指六種戰地地形,包括:通、掛、支、隘、險、遠六類。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10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