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船政如何培养人才?

30083ph013
水师官兵
30083ph013

船政创设之初,左宗棠将全部的心力放在设局及开厂建船上,并没有重视船政教育,但很快他发现建立一所中国人的船政学堂,于中国船政的重要性。在这基础上,“求是堂艺局”于1866年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船政学堂一支为前学堂习造船、后学堂习航海;另一支为绘事院、艺圃,后改称图算所、学徒学堂、匠首学堂。船政学堂的学风极为严谨,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务,前学堂的学生到各船厂实习,而后学堂的学生则上练船实习,船政为此专门制造和购买了数艘练船。严师出高徒,也只有治学如此严谨的船政学堂才能培养出魏瀚、刘步蟾、邓世昌、严复、萨镇冰、詹天佑、刘冠雄等国家栋梁。

 

船政学堂始终贯彻学、术并重的育人理念,教学方式完全依西方,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是最为现代化、最为西化的学校。其后各地先后成立的海军院校,均仿效船政学堂。船政学堂重视因材施教,尽量发挥学生特长,因此除了为中国海军及航海事业培育人才外,还培育了不少在工程,以至文学、思想方面的杰出人才。船政学堂自1866年开办至1907年福建船政停办为止,毕业生共628名。这些优秀人才,最终没有辜负国家的培养,以至于清政府创设的北洋海军,各舰管带、帮带,自总兵以下几乎全部来自船政学堂。其中以魏瀚、邓世昌等第一届尤为人才济济,有史学家称中日黄海海战为“以一校一级战一国”。甚至在民国以后的中国海军,仍然存有福建派别的传统,可见船政学堂开近代海军教育风气之先,影响之远。

30083ph011
船政后学堂
30083ph011

船政教育发展到督办大臣时期(1875-1884年),最大的突破是成功地实践了派遣毕业生赴欧洲留学的计划。1877年,李鸿章上奏了丁日昌拟定的《船政生徒出洋肄业章程》,其内容大致是从船政前后学堂的学生中派遣30人分赴英、法两国,分别学习海军、舰船工程以及矿务和国际法,由李凤苞、日意格分任华、洋监督,带队前往欧洲留学,时间三年,总经费20万两银。三年之后,这些留学生归国时,李鸿章几乎全部收纳入北洋海防,不仅派任为新购置的蚊子船管带、高级军官,还派出大部队赴英国接收新式巡洋舰,并赴德国监造、接收“镇远”号铁甲舰。这些船政学堂毕业生大量北上,形成了中国海防长达半个世纪闽人独大的局面。留学生归国后,除了担任管带,还有出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天津水师学堂是1881年由李鸿章奏请设立。由于教习几乎全部出自船政学堂,故办学模式完全仿效船政学堂,俨如分校。除了留学生赴欧计划之外,船政的学堂和艺圃教育的学制等基本没有什么大变化,一步步按计划实施。

30083ph010
复建后的船政后学堂(刘述先摄)
30083ph010

中法马江海战使船政教育培养的水师全军覆灭,这时的船政功能只剩下了造船和教育两项。由于战争,中法两国关系趋于紧张,原来的法文教习被辞退,转而雇用英国教习赖格罗、李家孜,以英文教学。船政教育能否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是经费问题,吃了败仗的中国本就已经损失惨重,因此能拨给船政的经费也更捉襟见肘,船政开始大幅裁员。由于经费问题,这一时期的船政教育,形成了人才外流的现象。虽然,这样的做法造成了船政学堂毕业生的断层,但无私将精心培养的人才输送给地方的做法,对全国船政的发展做出贡献。首先,两广总督张之洞与船政署理大臣裴荫森商议决定将船政后学堂驾驶、管轮专业的毕业班学生整体转到黄埔水陆师学堂肄业。黄埔水陆师学堂的前身是1882年开馆的“广东实学馆”,一切制度模仿船政学堂。张之洞任两广总督后,为了扩充规模,更名为黄埔水陆师学堂。其次,裴荫森成功延续了派遣留学生赴欧的计划,这第三届的留学生归国后大部分被派遣编入北洋海军。

 

船政教育发展到兼管、兼充船政大臣时期(1890-1911年)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中国已经设立多所西式海军军官学校,培养的海军人才也从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作为海军学校鼻祖的船政学堂,却因为常年向地方输送毕业生反而人才紧缺。所以,1897年,趁法国水师制造学堂帮办教习的杜业尔来华访问之际,福州将军裕禄再一次大规模招生,而杜业尔也对日意格时期就订立的五年学制改为六年,对传统的艺圃教育也分设了艺徒学堂和匠首学堂,学制分别为三年。甲午战争后,船政再次派遣学生赴欧留学。但由于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留学生名额已满,转而派遣赴法留学。1900年,闽浙总督接管船政后,认为经费问题难以支付留学费用,此后清廷逐步收回海军建设主导权,海军留学计划改由清政府中央海军机构管理和派遣,船政派遣留学最终成为逝去的历史。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国家基本是日本和英国。

30083ph012
船政提调颁发给后学堂毕业生黄季良的学业试用执照(刘述先摄)
30083ph012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5月1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