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科举制度如何影响世界?

1102phn009_01
征集自日本的《全唐文》(复制品)(图片提供:左冬辰/FOTOE)
1102phn009_01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选拔官员制度,它不问家世,不须举荐,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比世卿世禄制、察举制更具有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这一点在唐宋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改变了整体官员的结构,提高了官员的素质,选拔了大批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统治人才。

 

科举制度亦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同时,促成了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从而激发了社会活力,促进社会进步。科举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另外,正因为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所以东传到了日本、朝鲜和越南,这三个国家模仿中国设立科举制度,各有特色,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但对于三国儒家文化的传播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日本的科举

在八世纪初,日本引进唐朝的律令制度,开始实行与唐制大致相同的贡举制度,由相当于唐朝吏部和礼部的式部省主持。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律令体制解体,科举虽然在形式上仍然进行式部省试,但实质上已经完全异化。如应举者只是由权贵人物推荐的“入分学生”,考试常常举行于行幸、飨宴等游兴之际,所试内容不外是诗赋,参加考试者几乎均无条件及第,科举完全名存实亡,以致后世有人误认为日本未实行过科举制度。

 

朝鲜的科举

科举制度在朝鲜的影响比在日本要大得多,也长久得多。九世纪初,开始有新罗人入唐求学,并考上唐朝专为录取外国士人而设立的宾贡进士,及第授官。唐至五代的宾贡及第者就有近百人,如金云卿、崔致远等。高丽光宗九年(公元958年),摹仿唐制,创立了高丽王朝的科举制度,由礼部主持。其考试方法、及第授官与唐宋之制略同。1392年,朝鲜王朝取代了高丽王朝,仍继续实行科举制度,并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设立谒圣试等。后来由于科举产生了许多弊病,特别是由于日本入侵,导致朝鲜王朝于1894年废除科举。

1102phn010_01
约公元十七至十八世纪朝鲜的《上古结绳而治赋》。此卷征集自韩国,卷头书写考生个人信息及三代履历,格式与中国科举考生亲供一致,并且模仿中国的弥封制,把考生试卷上写有三代的纸张割掉,防止考官看到考生的信息(图片提供:左冬辰/FOTOE)
1102phn010_01

越南的科举

汉唐时期,现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称安南,属于中国的郡县。唐代时,安南与福建、黔府等地一样,每年也举行贡举进士、明经考试,如姜公辅不但进士及第,而且官至宰相。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越南独立,一直到1075年越南才开始推行科举制度,但到1193年的一百多年间,才举行了四次科举考试。科举在越南出现兴盛的气象,是在1428年黎利称帝之时,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间,共开科129次,取士1936人,占越南历朝取士人数的三分之二。1802年,越南改由阮朝统治,仿清制,设立乡试的资格考试  “核”,并使用八股文文体。1919年,越南科举在中国科举废除14年后也被废除了。

 

科举传入西方国家

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建立文官制度亦有重要影响。十六世纪以后,许多来华的欧洲传教士,纷纷将中国的科举制度介绍到西方,如耶稣会士金尼阁的《基督教远征中国史》、葡萄牙人曾德昭的《分成三个部分的中国史》和法国耶稣会士杜‧荷尔德的《中国纪实》等著作,都详细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并大加赞扬。法国的经济学家魁奈也认为公开竞争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是一个良好的典范,主张把它引进到欧洲来。

 

十九世纪以后,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的图书,其中不少著作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人麦杜思在1847年出版的《中国札记》和1856年出版的《中国人及其叛乱者》中,极力主张仿照中国的科举制度,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运用于英国。与此同时,英国人在东印度公司率先实行了文官考试制度,为英国现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奠定基础。1855年,英国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至1870年,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正式走向制度化和正规化。

 

在美国,1868年詹克斯提出了仿照中国、英国、普鲁士建立文官制度的议案。同年,在中国任同文馆总教习的马丁博士(丁韪良),极力建议美国政府向中国的科举制度学习,像英、法、德国一样建立文官考试制度。18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平等竞争为原则的文官考试法案,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4月1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