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五四运动取得哪些成就?

0123ph023
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出发时摄
0123ph023

1919年6月,捷报频传。学生全部无罪释放,曹、章、陆下台,蔡元培续任北大校长,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就这次爱国运动的具体要求而言,可以说全都达到了。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学生运动中,可说是空前胜利。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运动的要求被广泛认同为正义的;二、当时公民社会的多元基础已经形成,尽管一再镇压,独立的大众传媒系统和民间社团依然敢于抗争,且声势日涨,致使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

 

1919年6月3及4日先后有近千学生被捕,绝大部分关在北大法科、理科两处。上海罢课、罢工、罢市的消息传来,军警突然撤退。为维护人身尊严,学生们发表声明:“要求集会、言论、出版自由不受限制。如这一要求办不到,宁肯饿死监狱中,决意不回本校。”在6月6及7日,教育部、总统府分别派代表劝他们回校休息,他们“议决现仍暂不出拘留所,以示要求罢免曹、章、陆之决心。”6月8日,学生们决定“效申包胥七日之哭”,轮流到总统府门前痛哭,才凯旋回校。

0123ph026
北大红楼
0123ph026

五四游行的第二天,交通总长曹汝霖递交了辞职书;6月9日,币制局总裁陆宗舆亦步其后尘;驻日公使章宗祥则在6月初辞呈,徐世昌的态度是慰勉有加,竭力挽留,如说“该总长(曹)从政有年,体国公诚,为本大总统所深知。流言诋毁,致酿事端……务以国家为重,照常供职”,指陆是“勋勤夙着,未可以流言附会,致掩前劳……所请免职之处,着毋庸议”等。然而众怒难犯,6月10日,没等学生来总统府门前痛哭,准予辞职的命令已下达。

 

尽管安福系的政客想趁机夺权,可是蔡元培的威望实在太高,如不挽留,北京学生要总罢课,北大教职员和各大学校长要总辞职。政府只好转变态度。5月14日,徐世昌签发了挽留令。不过他们仍不死心,于6月初任命胡仁源为署理校长,又一次激起强烈反弹。国务院、教育部惟有致电兼派人面催蔡元培复职。蔡以不惩办学生为条件,放弃辞职,于9月12日回到北京。蔡元培离校期间,他所建立的教授治校制度,确一如其所料,足以维持学校正常运作。

0123ph024
蔡元培离校四个多月,9月才回北大
0123ph02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计有36,941名华工到法国做工,还有一批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他们都密切关注着巴黎和会进程,一再要求代表团不能屈服。6月28日,眼看和约快要签字,华侨们把代表团住所团团围住,不准代表赴会签字。他们甚至扬言:“谁出门,就扑杀谁”。有的人还主动报名偿命,排好名单,杀了一个敢签字的代表,便有三个人愿意偿命!与此同时,代表团先后收到国内发来的七千通要求他们拒签和约的电报。这些均形成非常强大的压力。中国代表也不是天生卖国贼,大都反对签约。首席代表陆征祥5月14日给外交部的电报说:“国人目前之清议可畏,将来之公论尤可畏”,“祥1915年签字在前(指奉命署“中日二十一条”),若再甘心签字,稍有肺肠,当不至此”,后更以旧病骤发为由住进医院。顾维钧也坚决反对,说:“山东形势关乎全国,较东三省利害尤巨。不签字则全国注意日本,民气一振。签字则国内将自相纷扰。”6月28日,是和约签字的最后时限,中国代表团“公同决定,不往签字”。事后,政府不签字的指示才传到。

0123ph025
1919年3月赴法留学的学生
0123ph025
上载日期:
2020年04月1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