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社会各界如何响应五四运动?

0123ph018
五四次日的报章报道
0123ph018

五四运动走在最前的,是以全国各地学生联合会为首的学界。1919年5月5日北大成立了学生干事会,第二天便组织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在各地纷组学联的基础上,全国学生联合会6月16日在上海成立。商界也不甘后人,一直与学界联手。5月3日,北京总商会致电上海总商会和各报馆、团体,请致电巴黎和会,力争山东问题,并嘱中国代表万勿签字。5日他们又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6月3日以后,运动重心转至上海,商界罢市和表示不纳税,对统治者威胁很大。

0123ph015
上海罢市声援学生
0123ph015

一批热血青年在这场运动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5月7日北大学生、广东人郭钦光因游行时过于激愤呕血逝世。清华学生徐曰哲则因忧愤加上街头演讲过劳而死。北大毕业生周瑞琦忧国积愤,投河自尽,遗书说:“一死以作诸君之气”。在北京各界为他们举行追悼大会时,商店下半旗,五千到会者在遗像和“力争青岛,死重泰山”八个大字前齐声痛哭。全国各地也纷纷为他们举行追悼大会,这些活动成了激励学生把爱国运动进行到底的誓师会。

 

北京各大学的校长们一直站在学生一边。5月5日,14位校长开会,派蔡元培等7人营救学生。翌日他们奔走员警厅、教育部、国务院、总统府之间,要求保释学生但遭拒。至7日在全国压力下,这32名学生才获释。9日,蔡元培辞职抗议,离京南下,留下一则启事:“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请了几个比较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就算‘洪水猛兽’了……鬼鬼祟祟,想借着强权来干涉……世界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

0123ph016
图为山东学会欢迎被释学生
0123ph016

捍卫国家主权是正义的事,已经远超新旧文化之争的范畴,好些反对新文化的人士也反对出卖国家主权。军阀、官僚反对卖国者也多,连安福系的头子王揖唐也表示“无论如何不能签字”。陆宗舆家乡民通过决议,以后不承认他是海宁人。甚至各地“花界”(合法营业的妓女)也表示要毋忘国耻,抵制日货,量力捐助,尽国民天职。这场由学生引发的爱国运动,在爱国还是卖国的大是大非面前,不少军阀也作了明智的选择。吴佩孚的态度堪作代表,他联合当时驻军所在的湖南各派将领,发表通电谓:“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盖青岛得失,为吾国存亡关头,如果签字,直不啻作茧自缚,饮鸩自杀也”,“今我国以存亡关系而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必可留作悬案,为他日樽俎折冲之余地……慑服签字,是自认割赠,即成铁案”,“军人卫国,责无旁贷……惟恳我政府以民意为从违,以军心为依据,坚持到底,万勿签字。”

 

在粤的两广、云、贵、川的地方政府,一直反对签字。许多省议会和民间团体也一再发表声明支持学生。山东最有切肤之痛,行动比北京学生还要早,4月初就打电报给中国代表团,要他们维护主权;月中又派出两名代表到巴黎向和会请愿。4月20日,十万余人在济南开会,声明:“现闻我国军阀及二三奸人阴谋卖国……誓死抗争,义不反顾。”会后更派请愿代表常驻北京。6月19日,省议会、商会、学联等七个团体又派出85人的请愿团晋京面见总统请愿。曾在袁世凯政府任工商总长的著名企业家、前清状元张謇,给旧同事徐世昌、段祺瑞发了封电报,直指“亲日政策者,大总统(徐)建议,而芝泉(段)赞成之,曹章陆奉行之……订立此约之责任,固大总统与芝泉负之矣”,并责政府处事不当:“方事之起,政府以为党派作用,于是时而威吓,时而敷衍……今舆情激愤,全在外交失败,若外交问题不从根本解决,言乎威吓,适足损威;言乎敷衍,适足丧信……政府所恃以维持现状者,军警耳。军警宁非国民,岂无耳目,岂无心肝。”

0123ph017
著名企业家张謇
0123ph017
上载日期:
2020年04月1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