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口语有何特色之处?

0605phn001_01
口语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语言(图片提供:Shutterstock)
0605phn001_01

书面语是书面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口语是人们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借助各种辅助手段作为交际使用的语言,基本上是用非正式讲话的风格说出来的话。现代书面语以北京话为基础,包含了许多不同层次的语言成分;汉语口语分普通话口语和方言口语两种。书面语跟口语不同,因为说话是随想随说的,甚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写文章则可以从容不迫,反覆推敲。说话面对面进行,有丰富多变的声音,有面部表情、手势及动作,说出来的话即使重复啰嗦、不连贯、欠条理、支离破碎,仍可以让对方听懂;文章印在纸上,无法直接把丰富多变的声音和神态各异的表情表达出来,只能借想像和不同的标点符号加以说明。因此,口语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重复、脱节、插说;写文章则不同,所用词汇相当广泛,句子常常比较复杂,前后比较连贯,层次比较清楚。口语一般生动活泼,通俗化;而书面语比较准确、周密、规范化。

 

句子比较短小

口语中极少出现一层接一层的修饰语。“我下个月有去泰国的可能”,这是书面语的句子,口语说成“我下个月有可能去泰国”。口语里零句相当多。零句是没有主语、谓语的形式,其句子比较短小。

 

句子比较简略

说话借助语境和身体语言,该省略的尽量省略。例如:“王先生有一个弟弟(1)在上海公干,(2)前天致电回来,(3)说患了严重感冒,(4)最后批准放假一天。”除了第一小句出现施事主语“王先生”外,其余四个小句的主语都省略了,但施事者并不是“王先生”。在对话中连词和介词常常不露面。口语里亦常常省略动词“是”及“有”。

 

句子比较松散

书面语的一个停顿(逗号或句号)可以管二三十个字,而口语中说话需换气,一般说出十来个音节就要有一个停顿。由于组织语言的速度跟不上说话的速度,说话往往有杂质(如加插“这个这个”),断断续续。凡停顿的地方,语气词“啊、吧”等就会往里面钻,这使得口语句子的结构松松散散。

 

斟酌字句时的重复

由于说话时须即时选择词语,寻找用例,有些人会不断地重复上一句话,希望从念叨上一句中引出新的词语来。一个中学生在课堂上说:“要有一天,我的嘴巴一动,一大套话,一大套话呀,就像流水似地流了出来,那该有多好哇!”

 

同义重复

口语中同义重复有加深印象和理解的作用。它出现的形式有:

  1. 注释型。例如:“他的脑子已搞死了,搞僵化了。”──“死”的含义很广,说话人再用“僵化”来注释它。
  2. 感叹型。例如:“今天,在美国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九月十一日,这一天,是我们没法忘记的日子。”“今天”和“九月十一日,这一天”是同义重复,强调这天在美国所发生的事情,令人震惊。此外,口语中还有“你怎么回去你”、“这是为什么这是”等同形重复的句式。

 

追加现象

说话时,把先浮现于脑子里急于要说的部分先说出来之后,常常发现刚说过的话不是说漏了一些,就是说得不够得体,不够准确,甚至与事实有出入,但说出来的话又收不回来了,所以只能在后面作一些补充、注释和更正。这种说完了又想起的补充语叫“追加语”,例如:“哥哥刚回来,从四川”。也有两次追加的情况,例如:志明与妈妈乘坐的公共汽车突然抛锚,志明紧张地问:“怎么啦?车,妈。”第一次追加“车”,第二次追加“妈”。书面的句式应是:“妈,车怎么啦?”有人把口语中的追加形式看作倒装句。由于写文章从容不迫,不易出现这类追加情况。

 

形象语词多

口语里使用的词语不少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形象语词大多通过打比方构成。如冰棒儿、灯泡等;也有摹状拟声的,如:香喷喷、暖烘烘等。形象语词还通过比喻产生一种新义,大部分为三字习用语,如北京话的“咬耳朵”,是指靠近耳边低声说话,决非互相咬对方的耳朵。类似的有:“拍马屁”、“吹牛皮”和过去与政治运动有关的“打棍子”、“扣帽子”等。各地的方言语词都相当生动、传神,例如:广州话里“掟煲”(即分手)、“箍煲”(复合)等。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2月2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