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四书五经

0701ph041
0701ph041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中国儒家经典书籍,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四书的经典地位到南宋以后才确立起来,当中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道理。

 

《论语》是孔子弟子编辑的一本书,共有二十篇。每篇录有二三十节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或是孔子的行为事迹,内容生动丰富。孔子心中的政治观、人生观,就在这些生动的对话中展示出来。孔子的儒家思想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不仅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甚至至今都对中国社会上产生着深远影响。《孟子》是孟子所撰写的一本书。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纂了《孟子》一书,全书共七篇,每篇分上下两章,内容主要是记述孟子如何劝说当时的国君实行仁政。自汉代起,《孟子》一书已有很大的影响,北宋时被列入为儒家的经典。《中庸》是一篇写于先秦时代的儒家文章,内容是讲述儒家的中庸思想,认为做事不偏不倚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大学》是一篇写于先秦时代的儒家文章,内容是讲述儒家的治国道理,其中包括有著名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有关《大学》的作者,旧说是由孔子的大弟子曾子所写。宋代朱熹(1130—1200年)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 合编为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四书之名始于宋朝。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本诗歌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代(公元前十世纪至前六世纪)的一些民歌和贵族诗歌,一共有305首。《诗经》最早只称为《诗》,是由西周时掌管音乐的官员采集编纂的,那时的诗歌都配有音乐,官府会在一些重要的礼典仪式上演奏这些诗乐。《尚书》又称为《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料汇集,包括虞(尧舜时代)书、夏书、商书、周书,内容都是政治性的文诰。《尚书》的汇编大概是在春秋时代,由谁人所编现在已无法知道。儒家关于“礼”的书有三种,分别是《仪礼》、《礼记》和《周礼》。《礼记》、《周礼》后来都成为了儒家经典,其中《礼记》的影响尤其深远。我们现在了解古代的礼制,主要是依据《仪礼》和《礼记》。《周易》包括两个部分:《易经》与《易传》。《易经》是西周时代一本占卜书,内容包括有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战国时代的儒者对《易经》的解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部编年史,共记载了242年的历史(公元前722—前481年),由鲁国史官所作。从战国至西汉,陆续出现了多种解释《春秋》的书,其中最有名的三本是:《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四书五经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其传达了以仁”为核心的中国基本人文关怀,建构了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