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文学如何走进德国?

30062ph017
《西厢记》书影
30062ph017

早在十八世纪歌德时代,经由欧洲传教士们翻译介绍的中国文学作品就已经在德国流传。当时的文学家和学者,如歌德、席勒、海涅和洪堡等,都深入研究过中国文学。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德国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大量的中国文学名著被翻译成德文。不少德国作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和创作源泉。中国成了许多作品的背景,中国古代小说、诗歌和历史故事被再次创作。

 

十九世纪末,唐诗在德意志帝国掀起热潮。自然主义文学家霍尔茨、尤利乌斯‧哈特,印象派文学代表德默尔、比尔鲍姆,表现主义作家克拉邦德、埃伦施泰因、勒尔克,以至卡夫卡、黑塞等均对唐诗甚为痴迷。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和豪放飘逸的诗风赢得了德国社会广泛的喜爱。霍尔茨和德默尔改编过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哈特、德默尔和比尔鲍姆改编过李白的《静夜思》。克拉邦德收集李白、杜甫等及《诗经》中反映战乱的诗歌,出版了《紧锣密鼓──中国战争诗》,还发表了李白诗改编集《李太白》,另有《花船──中国译诗》。埃伦施泰因出版了改编的《诗经》和白居易的诗集,还将杜甫的《兵车行》和《石壕吏》等改编为诗集《中国控诉》。卡夫卡称海尔曼编译的《公元前十二世纪以来的中国抒情诗》是一个“非常好的小译本”。该书共收集中国古代诗歌88首,其中包括李白诗26首和杜甫诗13首。冯‧查赫(von Zach)是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的诗歌翻译家。李白、杜甫、韩愈的诗歌几乎全由他翻译成德文。他也翻译过司马相如、张华、陶渊明、白居易、李商隐、苏轼等人的作品,以及扬雄的《法言》和左思的《三都赋》,还翻译了《昭明文选》中的大部分作品。德国不少作家将作品的背景定位于中国。如卡夫卡的《一道圣旨》和《中国长城建造时》,黑塞的《玻璃珠游戏》。对于改编中国诗歌也很流行,德国作家们喜欢在翻译的基础上再加工,他们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翻译、改写,赞誉有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些中国古典名著相继被译成德语出版。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在中国古典文献翻译方面居功至伟。他翻译了《论语》、《道德经》、《列子》、《冲虚真经》、《庄子》、《孟子》、《家语》、《易经》、《吕氏春秋》、《太乙金华宗旨》、《韩非子》、《礼记》、《中庸》等。卫礼贤的译作在西方得到广泛传播,其中《易经》和《吕氏春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仍被公认为权威版本。此外,卫礼贤也译介了不少中国文学作品,包括《三字经》、《诗经》、《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今古奇观》(节译)等。

30062ph018
卫礼贤作品书影
30062ph018

汉学家卢尔德尔斯贝格尔(Hans Rudelsberger)翻译了《封神演义》(部分);布伯尔(Martin Buber)节译了《聊斋志异》;弗朗茨‧库恩(Franz Kuhn)编译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品。他节译的《金瓶梅》获得了萨克逊莱辛奖。库恩还翻译了《水浒传》、《三国志》、《儿女英雄传》、《红楼梦》(节译)。戏曲方面比较重要的德译作品是克拉朋(Alfred Henschke Klabund)的《灰阑记》和洪涛生(Vincenz Hundhausen)的《西厢记》。

 

不少德国作家还热衷于改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或根据中国历史故事再创作,如比尔鲍姆根据《东周列国志》中“幽王烽火戏诸侯”故事创作的《鲍家漂亮姑娘》,埃伦施泰因改自《水浒传》的《强盗与士兵》以及德布尔的《王伦三跳》。

30062ph019
《王伦三跳》(Die drei Sprünge des Wang-lun)
30062ph019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