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十九世纪德国传教士开始来华

30062ph004
郭实腊
30062ph004

十九世纪,德国传教士开始来华。第一个来华的德国传教士是郭实腊,他决心为德国教会开辟中国教区。传教士在中国主要从事布道、建立传教站、创办学校和举行医疗卫生事业等活动。他们积极编撰文章,讲解教义,同时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并钻研中国思想文化,介绍到本国。

 

郭实腊

原名卡尔‧古茨拉夫(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1803—1851年,中文名郭实腊,又译为郭实猎、郭士立等),德国人,出生于普鲁士,18岁进入柏林教会学校学习,1823年入荷兰布道会,欲到中国传教,未获批准,遂脱离布道会,转为伦敦布道会服务。1831和1832年他三次探察中国沿海地区,收集军事情报,绘制航海地图。郭实腊的三次探察活动公布后,震动了对中国感兴趣的欧美商人、政客及传教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按照郭实腊的建议贿赂中国官员,顺利地扩大了对华输入鸦片。郭实腊以“归化华人”身份进入广州,穿中国服饰,取中国名字,讲汉语。1833年8月1日,郭实腊在广州创办了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是创建于中国境内的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也是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份报刊。

 

花之安

花之安(Ernst Faber,1839—1899年),生于德国科堡,19岁考入德国巴门神学院。1864年加入礼贤会,受委牧师之职,并被派往中国。1865年抵达香港,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不久,入粤东内地宣传福音,并开办学校和医院,因在眼科手术上颇有成就,被当地人称为“圣手”。他潜心研究中国典籍,著书立说,第一部中文著作是《西国学校》,介绍西方教育制度。他也用德文写作并出版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著述。1883年,花之安移居香港,继续从事传教活动。1885年,迁居上海,参加了“广学会”的筹办工作,并成为《万国公报》主要撰稿人之一。1898年,因德国在青岛建立殖民地,花之安被委派到那里建立传教点。但他刚抵达不久就生病故世,被安葬在青岛。

30062ph005
花之安
30062ph005

李希霍芬

李希霍芬(Ferdinand Richthofen,1833—1905年),德国著名地质、地貌学家,曾任波恩、莱比锡、柏林大学教授,柏林大学校长和国际地理学会会长。1861年他随普鲁士使节团来华,受海军部特别委托调查中国的地形和资源。1868至1872年得到美国银行资助再度来华,在中国内地先后作了七次考察旅行,足迹遍及中国境内十三省。为酬谢上海西商会的“帮助”,他给该会负责人写信,向其提供中国的通商路线,并提请注意山东煤矿和胶州湾的重要性

30062ph008
李希霍芬
30062ph008

卫礼贤

卫礼贤(Ricard Wilhelm,1873—1930年),原名理查德•威廉,中文名卫希圣,字礼贤,亦作尉礼贤,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是二十世纪初著名传教士和汉学家。他在中国工作、生活二十余年,在办学、行医、翻译中国典籍、评介中国文化和向中国引进德国文化方面成绩卓著。1899年他被德国“同善会”派往刚刚被德国占领的青岛。1901年,他在青岛开办“礼贤书院”,主张中西并重,既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也不偏废中国文史知识,尤其反对在课堂上传播基督教,强迫中国学生皈依。他的学校不开设宗教课,不举行基督宗教节日庆典。因“礼贤书院”独特的办学主张及新颖的课程设置、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师资配备,受到山东地方官员的高度重视,视为楷模。 

 

卫礼贤卓越的贡献就是翻译中国经典著作。在中国文士学儒的帮助下,他将《论语》、《道德经》、《列子》、《庄子》、《孟子》等译成德文。尤其是与劳乃宣合作翻译的《易经》,1924年在德国出版,成为西方公认的权威版本,相继被转译为多种文字,在整个西方世界发挥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30062ph006
卫礼贤
30062ph006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