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和田三大宝藏

30060ph043
葡萄架下,姑嫂、姐妹织地毡
30060ph043

和田地毡

二千年前,和田就有地毡盛行的记载,1959年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古精绝国故址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块地毡残片,经考证为东汉时期的物品,这是中国历史上发现最早的地毡实物。同时出土的一批“佉卢文”木简上已有“地毡”、“和田地毡”字样,可见和田地毡的历史悠久。

bulb

佉卢文

佉卢文,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古代文字,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最早发现的佉卢文可追溯至公元前251年,至公元三世纪时已逐渐消失,但在丝绸之路各地仍被使用,可能一直到七世纪才彻底被遗弃。

古时候,于阗国王令一个最有名的织工在一个月内织出一条大地毡。织工为了如期交差,夜以继日地不停赶织,小女儿古兰见状,就十分懂事地在一旁帮助父亲,终将地毡如期织完。国王看到雍容华贵、美丽异常的地毡十分高兴,决定重赏古兰父女两人。古兰父女没接受国王的赏赐,而是请求国王免除与他们一样贫苦的村民三年的赋税,国王被他们的爱心所感动,答应请求。村民们对古兰父女俩充满感激,向父女俩学织毡技艺,并将他们织出的地毡以古兰的名字命名。从此以后,和田地区的地毡就被称为“古兰姆”。

 

关于和田地毡,当地还流传着动人的故事。据说东汉时期,在和田的玉龙喀什河畔有位叫阿克西凡的农民,他聪明勤奋,充分运用当地的棉花、羊毛特产,研究出用棉线做经线,毛线做纬线织扣栽绒的办法织出地毡。同时,还用当地盛产的核桃皮、石榴花、沙枣皮等植物的果皮、茎、叶拌上铁锈发酵染色,使织出的地毡绚丽多彩。他的发明创造很快流传到和田、喀什等地,后来人们把阿克西凡称之为“地毡之父”。

30060ph045
“艾德莱斯绸”在古时驰名中外,为继承传统现仍沿用古老的缫丝方法和织丝技术(沈桥摄)
30060ph045

“艾德莱斯”与丝绸之路

古代的和田是丝绸之路南路上重要节点和丝绸集散地,西域三大丝都之一。早在秦汉,和田的丝绸贸易已兴旺,魏晋南北朝时丝绸贸易繁荣,唐代进入鼎盛。大批的中国丝绸主要经南路运往南亚、中亚、中东直至地中海沿岸。

 

传说于阗(今和田)原本没有蚕桑,于阗王为获得蚕桑,遂派使者去索求,东国(即东汉)将蚕桑视为国家秘密不肯授予,严令关防不得将蚕桑运出。后来于阗王通过与汉室和亲,由公主设法将蚕桑传入于阗。据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和日本西域学家羽溪考证,这一史料与《大唐西域传》所记载的传说相印证,或许确有由公主传入蚕桑之事。但也有史学家认为,蚕桑是由中原次递传入于阗的,因于阗适合栽桑养蚕,所以蚕桑业比西域等地发达。

 

和田地区大部分县都盛产艾德莱斯绸,这种丝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洛浦县吉亚乡是艾德莱斯的中心产地,家家户户都织艾德莱斯绸。当男方娶亲或女方出嫁时,都要打听对方会不会织艾德莱斯绸。 

30060ph044
艾德莱斯绸至今沿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即采石榴花、沙枣花、海那花,用花液、天然石料色,染出五彩的丝线,精心纺织而成
30060ph044

玉之极品——和田玉

新疆玉石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又称“和阗玉”)最负盛名。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主要产自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又以玉龙喀什河产玉最多,出产的玉石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与极品。玉龙喀什河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喀拉喀什河多为青玉、青白玉、青花和墨玉及少量的碧玉、白玉。

30060ph047
产自和田喀拉喀什河、重达2.4吨的青玉,现为昆仑山镇山之宝
30060ph047

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从殷商时期开始,和田玉就进入了中原,从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运抵河南。三千年前,和田玉已成为周朝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论祭祀、礼仪,还是朝见皇帝,玉器的使用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国家生活玉文化基本定型。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和田玉进入中原,成为一种价值的象征。

30060ph046
和田玉石巴扎
30060ph046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25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