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彩瓷如何争奇斗艳?

0817ph011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0817ph011

青花瓷器从元代开始大量生产,特别在明清时期,一直是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产品。明净素雅的青花瓷器誉满中外,成为中国瓷器的象征和代表。青花瓷的釉着色力强,颜色鲜艳,彩绘在釉中不易磨损模糊,加上白底蓝花,给人一种特殊的素雅之感,而且兼具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效果。元代中期,出现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在明清时期进入黄金时代。

0817ph010
上海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瓷瓶
0817ph010

斗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互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明宣德年间制瓷工匠试着在已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用铁红颜料绘画,再经800℃左右烧烤,创制出青花釉上有红彩的瓷器,釉下青花与釉上红彩相互斗妍,相互衬托,这就是斗彩瓷器的最初形式。其后,工匠们又创制了青花上金银彩等新品种,斗彩已不是单一的釉上红彩,而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的结合,一般有三四种色彩,最多可达到六种色彩。

 

在青花斗彩瓷器基础上,倘若人们用蓝色釉上彩代替釉下青花,烧成的就是纯粹的釉上五彩瓷器了。当时的五彩瓷一般包括红、绿、黄、褐、紫诸色,实际上,凡有红彩等三色以上,虽不够五色,也叫五彩。在中国民俗中喜事用红色,大红大绿象征喜庆,故素三彩瓷器也有自己的市场。

 

借鉴于明代“景泰蓝”工艺,清代康熙年间,工匠们创制了在铜、玻璃、料器、瓷器的胎子上用各种进口的珐琅彩料描绘装饰多种珐琅器。据清宫档案记载,制作珐琅彩瓷器需要先把产自景德镇的优质白瓷运至京城,再由御用画师和高水准的工匠,用西方进口的珐琅彩料作画,然后入炉烘烧。烧成的瓷器由于彩料较厚及花纹凸起,故能使画面瑰丽而富于立体感。珐琅彩瓷不仅有山水、花卉和风景等题材,还增加了仿西洋画的技法。

0817ph009
明万历五彩罐
0817ph009

康熙末年,制瓷工匠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又创制了粉彩瓷器,开辟了彩瓷的新天地。在烧烤过程中,色料中的氧化砷(As2O3)起乳浊效果,给人有“粉”的感觉,于是色彩就被粉化了。粉彩工艺到了雍正年间已趋成熟,无论造型、胎釉和彩绘上都追求精美,加上粉彩的技艺使中国传统绘画的渲染手法得以在瓷器中充分展现。粉彩瓷器色彩丰富而娇艳,及后终于成为五彩瓷的主流。

0817ph012
清康熙珐琅彩花瓶
0817ph012

北宋时期,景德镇大量烧造的影青瓷器由于瓷化程度高,有些制品也以“体薄而润”见称。当时人们称赞某些瓷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可能就是指景德镇的薄胎影青瓷。到了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所生产的薄胎瓷器厚度只有半毫米,几乎做到“真脱胎”的程度。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0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