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陶器家族有哪些成员?

0817ph002
大汶口文化的白陶背水壶
0817ph002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手制陶器大多是泥质或夹砂粗红陶。假若陶土中含有一定份量铁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既起着助熔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而且还有着色作用。若在露天下采用覆烧方式,或在陶窑充分通风状态下烧成,陶胎中的铁离子会呈氧化态,表现为砖红色,故烧成的是红陶。红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不占主要地位,进入夏商时代后,已逐渐衰落了。

 

新石器时代,继红陶之后出现的是灰陶,一般是弱还原烧成。窑炉内要求陶窑不仅具一定合理的窑形和能烧出较高的炉温,而且窑顶要能封闭和有排烟孔。在烧成后期,当封闭窑顶后,窑炉内氧气减少而使环境呈还原态,在弱还原状态中,陶胎内所含的铁离子就会成二价,颜色变为灰色。夏代时,陶器生产已经以灰陶为主。商周时灰陶已占主要地位。灰陶也分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种,它的日常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bulb

还原烧成

氧化烧成及还原烧成都是一种自然现象。以铜为例,我们日常使用的铜造硬币一般呈褐色,生锈之后便会变成绿色,未生锈的颜色即是还原后的颜色,而生锈后的颜色即氧化后的颜色。在一般状态下,若窑内的氧气充足,含铁质的釉会变成黄色或褐色,而含铜的釉则会变成绿色,这与金属生锈之现象的道理一样,谓之氧化烧成。为了还原金属本身之颜色,人们逐渐学会掌握烧窑的技巧。在釉开始熔化之前,使窑中的空气渐渐稀薄,燃料在缺氧的状态下燃烧,要维持火焰便需要从釉或坯体中寻找可供继续燃烧的氧气。这导致陶土或釉内的铁成分缺氧,从而回复本来的颜色。

bulb

二价

二价是原子价的一种。各种物质都有一个原子价,它表明形成化合物时一个原子能和其他原子相结合的数目。

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类,其中以细泥薄胎黑陶最为著名。它的胎壁有的仅有0.5至1毫米厚,采用精细黏土制成,烧成前先经过打磨,在烧成中有意让炭黑渗入胎体,所以通体乌黑发亮,又称蛋壳陶。它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产品,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陶工艺。

0817ph001
龙山文化的黑陶杯
0817ph001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成白色的陶器。白陶与红陶、灰陶、黑陶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原料。经过科学分析,认识到白陶的共同特点是其氧化铁含量比一般黏土要低得多,故烧成后呈白色。迄今为止的考古资料表明,在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已出现白陶。

 

以彩绘作为装饰的陶器称为彩陶。它是在已成型的陶坯上,用不同的彩料绘画,然后再烧成,其色彩图案一般不易脱落。中国发现最早的彩陶是在河姆渡文化遗址,而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发达。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展示,它不仅标志着制陶工艺的新水准,同时反映了早期先民的审美意识和原始艺术。

 

成功烧制铅釉陶和发明铅釉是汉代制陶工艺的重大创新。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铅釉陶首先出现在陕西的关中地区。铅釉陶以低温釉,即铅釉,包裹着陶器,并在800—900℃的温度下烧成。铅釉陶不仅具有翠绿或艳黄等釉色,而且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明亮。

 

自从人们在生活上使用瓷器后,一般已很少使用陶器。紫砂器的无釉细陶制品,却在宋代以后异军崛起。使紫砂陶闻名于世的首先是它的茶具制品,由紫砂泥烧制的紫砂茶具不仅具有较好的耐骤热冷的能力和低热导的特性,而且能保持名茶色香味,为品茶文人赞美的好茶具。

0817ph003
绿釉狗为东汉时期铅釉陶的代表作
0817ph003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0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