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陶器家族有哪些成員?

0817ph002
大汶口文化的白陶背水壺
0817ph002

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手製陶器大多是泥質或夾砂粗紅陶。假若陶土中含有一定份量鐵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既起着助熔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燒成溫度,而且還有着色作用。若在露天下採用覆燒方式,或在陶窯充分通風狀態下燒成,陶胎中的鐵離子會呈氧化態,表現為磚紅色,故燒成的是紅陶。紅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不佔主要地位,進入夏商時代後,已逐漸衰落了。

 

新石器時代,繼紅陶之後出現的是灰陶,一般是弱還原燒成。窯爐內要求陶窯不僅具一定合理的窯形和能燒出較高的爐溫,而且窯頂要能封閉和有排煙孔。在燒成後期,當封閉窯頂後,窯爐內氧氣減少而使環境呈還原態,在弱還原狀態中,陶胎內所含的鐵離子就會成二價,顏色變為灰色。夏代時,陶器生產已經以灰陶為主。商周時灰陶已佔主要地位。灰陶也分泥質灰陶和夾砂灰陶兩種,它的日常使用一直延續至今。

bulb

還原燒成

氧化燒成及還原燒成都是一種自然現象。以銅為例,我們日常使用的銅造硬幣一般呈褐色,生鏽之後便會變成綠色,未生鏽的顏色即是還原後的顏色,而生鏽後的顏色即氧化後的顏色。在一般狀態下,若窯內的氧氣充足,含鐵質的釉會變成黃色或褐色,而含銅的釉則會變成綠色,這與金屬生鏽之現象的道理一樣,謂之氧化燒成。為了還原金屬本身之顏色,人們逐漸學會掌握燒窯的技巧。在釉開始熔化之前,使窯中的空氣漸漸稀薄,燃料在缺氧的狀態下燃燒,要維持火焰便需要從釉或坯體中尋找可供繼續燃燒的氧氣。這導致陶土或釉內的鐵成分缺氧,從而回復本來的顏色。

bulb

二價

二價是原子價的一種。各種物質都有一個原子價,它表明形成化合物時一個原子能和其他原子相結合的數目。

黑陶有細泥、泥質、夾砂三類,其中以細泥薄胎黑陶最為著名。它的胎壁有的僅有0.5至1毫米厚,採用精細黏土製成,燒成前先經過打磨,在燒成中有意讓炭黑滲入胎體,所以通體烏黑發亮,又稱蛋殼陶。它是山東龍山文化的代表產品,體現了當時高超的製陶工藝。

0817ph001
龍山文化的黑陶杯
0817ph001

白陶是指表裏和胎質都成白色的陶器。白陶與紅陶、灰陶、黑陶相比,主要的區別在於原料。經過科學分析,認識到白陶的共同特點是其氧化鐵含量比一般黏土要低得多,故燒成後呈白色。迄今為止的考古資料表明,在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已出現白陶。

 

以彩繪作為裝飾的陶器稱為彩陶。它是在已成型的陶坯上,用不同的彩料繪畫,然後再燒成,其色彩圖案一般不易脫落。中國發現最早的彩陶是在河姆渡文化遺址,而仰韶文化的彩陶最為發達。彩陶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展示,它不僅標誌着製陶工藝的新水準,同時反映了早期先民的審美意識和原始藝術。

 

成功燒製鉛釉陶和發明鉛釉是漢代製陶工藝的重大創新。根據現有的考古資料,鉛釉陶首先出現在陝西的關中地區。鉛釉陶以低溫釉,即鉛釉,包裹着陶器,並在800—900℃的溫度下燒成。鉛釉陶不僅具有翠綠或豔黃等釉色,而且釉層清澈透明,釉面光澤明亮。

 

自從人們在生活上使用瓷器後,一般已很少使用陶器。紫砂器的無釉細陶製品,卻在宋代以後異軍崛起。使紫砂陶聞名於世的首先是它的茶具製品,由紫砂泥燒製的紫砂茶具不僅具有較好的耐驟熱冷的能力和低熱導的特性,而且能保持名茶色香味,為品茶文人讚美的好茶具。

0817ph003
綠釉狗為東漢時期鉛釉陶的代表作
0817ph003
Last updated:
2019-10-28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