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英文化交流

30064ph037
30064ph037

中英交往在十八世纪前比较有限。在十七世纪上半叶,两国才有直接的贸易往来。1637年,东印度公司的商人第一次从海路抵达广东,由此开启了中英贸易的大门。

 

进入十八世纪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这表现在:中国茶和茶文化在英国社会广受欢迎。受其影响,英国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式建筑、家具等都十分流行。与此同时,中国也出现了西洋建筑。戏剧与文学方面,上映《赵氏孤儿》与出版《世界公民》在英国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在十八世纪,英国皇家学会与中国取得联系。英国人安森出版《环球航行记》叙述其在中国的见闻。英中两国也有了第一次正式外交接触,即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在十八世纪里,中英的交往大致经历了从间接到直接、从正面到负面、从主动到被动的转变。十八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限,却对中国充满向往。随着中英交往增多,英国对中国的了解越发深入,加之工业革命为英国带来的剧变,使自信的英人对华态度开始转变。可以说,十八世纪在中英交流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中英文化交往中的重要转折。

 

进入十九世纪后,随着战争发生,中英文化交往进一步增加。英国方面,新教传教士继续在华开展宗教文化活动,英国汉学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阿美士德使团的访华之旅进一步加深了英国人对清政府的了解,为英国决策发动鸦片战争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一手资料。

 

中国方面,鸦片战争的发生震动了中国的思想文化界,一些文人志士开始反思清政府自身的问题,希望可以从西方崛起的成功之中找到出路。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蓬勃展开。清人开始学习英文、翻译英文著作,首个“赴西方考察团”成功赴英国考察,愈来愈多清人前往英国游历和学习。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剧烈动荡的时期,此时的英国政府为了其在华利益,做出了诸多破坏中国主权的行径。但中英民间的文化交往仍在不断进行,英国哲学家罗素、文学家萧伯纳相继访华。“庚子赔款”将一批中国人送往英国留学。同时,英国文学被大量翻译为中文出版。

 

抗日战争期间,英国政府虽然一贯推行绥靖政策,但也从某种程度上支持着中国人民抗日,特别是英国文化界人士的抗日援华反战行动,在精神和物质上鼓励和支持了中国人民,十分难能可贵。

 

进入新中国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两国于1972年正式建交,及后香港归属问题的妥善解决既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亮点,也是香港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中英关系和香港的未来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9月04日

延伸阅读